要学会及时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边界。简单来说就是:“我希望你做的”和“我不希望你做的”。
很多人会无意识地埋怨对方: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关心我,我希望你对我好一点……
但是这种表达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委屈和困惑,因为大多数都在尽己所能去给予家人和朋友关心和理解,所以当听到身边人的这种抱怨时,心里难免会有个反弹的声音“难道我不够关心你吗?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竟然还觉得我对你不好?”而根本原因就是对方并不知道你所谓的“关心”“好”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方式。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成长背景都是完全不同的,每个人认知到的感受爱和表达爱的方式都有差别。
很多人抗拒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会有这样一些逻辑:
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懂我,如果你不懂我,就说明你不爱我;
如果你不懂我,我不会跟你说我要什么,因为如果是我找你要你再给我那多没意思啊;
如果你知道了我想要什么必须要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不是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表达,那也说明不爱我。至于我具体想要哪种方式,第一我自己可能也不清楚,但是我清楚我不想要什么;第二同上,如果我告诉你了,那是我找你要来的,你再给我就没劲了。
这些话白纸黑字写出来虽然让人感觉很荒谬幼稚,但是很多人潜意识中就是这样的逻辑。这就是孩子的逻辑,不讲道理的逻辑。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是这样,那么你需要学会更为清晰明确地表达你的需要。
“我希望你对我好一点”“我希望你理解我”这种表达方式太笼统了,对方无法清晰地知道到底该如何做,而且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偏向为对方做一些事情,有的人通过语言来表达,还有些人偏好提供某种物质保障来表达爱,所以你没有清晰表达出来的时候,对方自然会用自己认知到的方式来表达。
而且表达一定要即时,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去表达,最好不要用回避、自我说服等方式来把期待压制下去,除非你自己感觉你可以彻底转化和放下这个期待。如果你都不为你自己的感受负责任,却期待别人来为此负责,期待别人来让你开心满意,这是不可能的。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负责任是很重要的一种自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