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在双河小镇读幼儿园,那时的学校就在河街。
双河小镇的河街有点长,得名于房子后面蜿蜒而过的小河。据说,双河镇就是因有两条河而得名。
河街狭窄而充满生活气息,街面坑坑洼洼,门面屋大多以木板为门,每次开启都会发出咯吱吱的响声。
进入河街的门口有几家小店,种类繁多,小小的理发店、裁缝铺、杂货铺、烧饼铺都散发着熟悉的气息。
街上总是摆满了从别处运来的各色水果,如橘子、西瓜、香蕉,虽然我们没有钱买,但总是看得津津有味。
那时我每天放学最少在那条街上走一个来回,我挎个书包,边走边看。
我还记得那家老菜场门口的水果摊,摊主妇人总是笑眯眯地打量着路人,轻声招呼他们过来买水果。
一年四季,街道口处弥漫着各种各样的气味,有肉的鲜香,有鱼的腥气,还有各家各户烹煮的饭菜香。
记忆很深的是学校的后面(就是大街)一排私人的小饭馆,那里卖肉丝面,我进去吃过一次,觉得鲜美无比。
不记得那天怎么有钱吃肉丝面,只记得坐在飘着一股子油味的大厅里等来了那碗面,碗是那时常见的麻不麻、灰不灰,带蓝边的大碗,满满的一碗面上堆着肉丝、榨菜丝及几条红色的辣椒丝,香喷喷的。
那时河街边住了许多户人家,每到饭点的时候,女人们在旁边生了煤炉,那煤炉并不烧煤,只烧柴禾,于是,升起的烟一团一团飞上了天,飘远了。
下课的时候,我们走到一家矮院旁边,从窗户洞口看见有人把衣服拿到河边洗,还有人在洗菜。下雨时,女人们挎着用柳条编成的小筐,绕河边一大圈,就有满满的一筐鲜蘑菇,采回家熬蘑菇汤喝。
儿时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一颗糖、一块饼干、一瓶玻璃瓶装的汽水,就能让我们开心一整天。小卖部对我们而言如同天堂一般,虽然零花钱有限,但我们总能攒着去买自己心仪的食物。
我还记得那家杂货店,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从甜甜的糖果到香脆的小饼干,再到琳琅满目的零食,还有心爱的蜡笔,记得好像是2毛钱一盒(跟火柴盒差不多大),这些都让我们这些孩子舍不得离开。
当然啦,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那些藏在冰柜里的冰棒。我听妈妈说每次走到卖冰棒的门口,我都哭一顿,吵着让她给我买。
那时候最喜欢夏天了,有水声和晚风,我们在河边追逐打闹,一身汗却不觉粘腻。
那时候最爱喝妈妈做的绿豆汤,头顶上的电风扇嘎吱嘎吱地转着。午后睡醒就去吃西瓜,用刚打上来的井水洗过的西瓜格外甜美。傍晚时分,我们会和伙伴们在石头上玩过家家,逮蛐蛐儿抓蟋蟀,用草叶逗螳螂。
前些年,我再次回到那条街,它已经比从前宽阔了许多,但依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我慢慢走着,看着,走到以前上幼儿园的地方,居然发现那扇木板门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有变。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拉着妈妈的手去杂货店的日子历历在目。
今天,我是在某书上无意间发现了一组老街的照片,它们深深吸引了我,只因它们勾起了我童年时河街的回忆。
那条与照片中的老街极为相似的街道,如今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如今回首往事,那些简单而快乐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