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元,人们烧香拜佛,少不了法喜寺;讲古道今,绕不开法喜寺。通元,因其而得名,因其而成武原三佛地之一,兴盛一时。
通元,原名通玄,得之寺名。明嘉靖十一年(1532)《海盐县志》:“法喜寺,明弘治三年(1490)《朱志》云在县西南三十里,旧名通玄寺(至今称其地通玄——原注),宋祥符政和间赐额法喜。”至清,因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改名通元。
法喜寺始建时间、寺名沿革,众说纷芸。唐陆广微《吴地记》说:“通玄寺,吴大帝孙权夫人舍宅置……唐载初元年(689)则天皇后……改通玄寺为重云寺。开元五年兼赐金鱼字额。旧通玄寺移盐官县东四十里鲍郎市。”这里就有载初元年和开元五年二个时间。
但是,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续澉水志》载:“法喜寺在通玄市,创自吴、梁、唐。”明天启二年(1622)《海盐县图经》曰:“然是寺也,历祀浸邈,无所稽证。创于萧梁以前,莫究始名;修于大同之间,锡号广福;杨隋践祈,更名延福;武唐天授,敕置通玄;祥符改元,始赐今额;绍兴纪历,肇成禅苑。”这里始建时间又提前到了三国、南北朝,出现了“广福、延福”两个寺名。
扑朔迷离的始建时间,留下了建造法喜寺的种种传说。据传,当年一老僧(也有说唐高僧良准)筹建通玄寺(法喜寺)时,曾四处寻找风水宝地。后到鲍郎市见秦溪自丰山而来,蜿蜒如龙,集镇南北的鲍郎浦(今浦漾)和姜家潭如龙眼,集镇东首的分水囗似龙嘴、分水墩象龙舌,吞吐十里秦溪来水,就点此为龙蟠之地,在龙头上建起了法喜寺。
当然,在乾隆十八年(1753)的寺碑和当地的民间传说中,还有唐高僧良准用水井运木建造法喜寺的说法。故事内容大致与济公杭州净慈寺古井运木类似,最后因小和尚偷懒,一把米一起投入井中,致地下水脉被木头堵塞而功亏一篑。
据当地老人回忆,这法喜寺运木古井在他们年幼时,还曾见到。井中不似净慈寺醒心井中还浮有巨木。但传说寺北姜家潭水下有木头,就是当年运木时堵塞在地下水脉中的。因此木属阴,潜水之人触之即死。所以,姜家潭水下究竟有没有木头谁也不知道。但据说在寺东渡船木桥港河道疏浚时,曾发现大量竖木残留在河中,有人说就是这些木头。
法喜寺自唐初迁到通元以后,历经千年风霜,也是几度兴废。据光绪《海盐县志》记载,宋、明、清几个朝代均有重修。鼎盛时,有饭僧田三干余亩,屋宇一百五十余间。东至渡船木桥港、姚家桥港,西至里洪港,南到浦漾,北到姜家潭。当地乡老称法喜寺当年“南石沱浦漾下船,要到北石沱姜家潭上船”(石沱,当地俗称,即河埠、码头)。整个集镇市河,东自宁海寺桥,西至白虎桥,称“放生河”,严禁捕鱼。与其他寺庙的放生池相比,大气得多。
明《海盐县图经》记载:“肇工于门殿,两楹各辅翼殿,伟丽惟称,殿旁对列修廊,拱卫壮观。观音堂在其东,达磨院值其西,安禅有房,延宾有馆,法座斋庖,井福溷厕,咸位置序列,爱崇教本。”
清朝徐豫贞《由宁海寺过法喜寺》赞曰:“绿杨系艇傍招提,初夏寻幽一杖携。野市百家桥断续,溪村双寺水东西。幢高夹峙穿云直,树古层阴覆殿齐。最爱巽瞻堂额字,当年良准手亲题。”
千年古刹,总有些高僧的灵异故事。在通元,法喜寺良准(也有作良準)大师的传奇源远流长,寻龙点脉、古井运木、掷衣成云等事迹在民间口口相传。唐司空曙有诗《寄準上人》:“昨闻归旧寺,暂别欲经年。樵客应国出,邻僧定伴禅。后峰秋有雪,远涧夜鸣泉。岂藉公卿论,人间已自传。”
法喜寺前老街上至今有座衣云渡桥,便是当地人们为纪念良准大师掷衣成云这一灵异事件。而当地的志书《海盐县图经》中也有佐证,说:政和岁,……。时会暑炎,艰于往涉,僧乃取衣,掷布虚空,变作盖云,荫被归路,遄觅是僧,不见其处。”据镇上老人言,以前法喜寺内有一尊佛像,其形态与其它佛像都迥异,作掷衣之势,便是良准大师。
据清光绪《海盐县志》记载,寺内原有准高僧舍利宝塔,八角七层,高约二丈,传说飞鸟不栖,游尘勿立,时时舍利放光现瑞。原在寺东廊,宋宣和四年(1122)移至西庑。至嘉庆六年时,塔尚在,嘉兴解元张廷济曾架梯入第七层,亲制题文拓片,记入《八砖精舍金石记》中。
清彭孙贻有诗《準公塔》:“石林孤塔覆寒藤,香刹拈花礼圣僧。梵纲自悬初地品,宗门独照昔时灯。诸尘不动山云敛,五蕴皆空海日升。升向此中寻法喜,莫教度岭问南能。”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法喜寺最终也未能躲过战火的摧残。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信仰拜上帝会,反对儒道佛三教,又因筑城造船备战之需,法喜寺大部被拆毁。
至清末民初,法喜寺、准高僧塔俱废,仅剩东斋堂及零星房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法喜寺东厢创办了通元第一所小学——培基初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1),小学迁龙舌嘴庵后,被充作粮仓。直到六十年代末,被划拨给通元卫生院,因扩建地区医院而拆除。印象中,儿时曾在医院大院内见过寺庙残留的巨大石础,除此再无其它。
至于壬午年易地彭汇重建的法喜寺,除了名字相同,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