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元,地处杭嘉湖平原,水乡泽国之地,河港、塘漾、浜泾交织,石桥、砖桥、木桥、拱桥、平桥……各式桥梁沟通各处。
如果把通元老街看作一支深锁在江南烟雨中的洞箫。从宁海寺吹起,箫声一路悠远,张家弄、顾家弄、马坊弄、萧家弄、酱园弄等弄堂的幽静典雅,青龙桥、岳庙桥、西青龙桥、法喜寺桥、衣云渡桥的圆润轻柔,直到环桥才是最后的高潮与终了,唯余袅袅箫声在云烟中慢慢远去。
环桥不叫“环桥”,名“永庆桥”,后改名“通元大桥”,“环桥”是其俗称。至于为什么叫“环桥”?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环桥”?已无从考证。但在明嘉靖时,《续澉水志》中就有“通元环桥”的记载。
不仅在志书,在当地人的口口相传中,“环桥”也是一个传奇。桥称“环桥”,又俗叫“环桥头”,桥南招宝塘、秦溪相交处叫“环桥漾”。曾有民谣:“划水桥,方家场,滚灯出到环桥头;环桥落北三浜打,滚灯掼勒环桥漾。”意思是:通元划水陶家浜、方家场夜叉浜的滚灯队出灯表演到了环桥,跟环桥北面天打浜的滚灯队比武抢灯,输家的滚灯都被扔到了环桥漾中。说的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盐滚灯当年在环桥附近出灯表演的盛况。
甚至1973年原址改建为双曲混凝土拱桥,易名“通元大桥”后,人们还是习惯性叫“环桥”。直到1994年“通元大桥”从岳庙路向北移建到镇北路,念旧的人们才放弃“环桥”的称呼,但还是留下了“环桥头”的地名。“环桥”,也慢慢地成了老通元人的记忆。
早年的环桥,身负如此盛名,仿佛今日的地标性建筑,自有其不凡之处。环桥在通元集镇西市梢,初建于元朝至正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这里请注意“至正”这个年号,在通元的历史上应是浓墨重彩的。通元人心目中的一些地标,如东岳庙、岳庙桥、法喜寺桥、环桥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新建或改建。
三百年后,明崇祯十五年(1642),里人顾梦辅(字紫垣,顾况后裔)捐资重建环桥。这也是位奇人,《海盐县续图经》说他弱冠就名重一时。门下士累累取科第,他则仅以明经终其身,但志不稍挫,杜门著述。据说,临死时犹吟唐寅唐伯虎临终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何等的洒脱!
顾梦辅先生予里人的福泽,应该又绵延了三百多年。毕竟自顾老先生后,当地志书再无重修或重建“环桥”的记载。老通元人所说“环桥”,应该就是顾梦辅先生捐资重修之桥。只可惜我生也晚,未得见当年环桥雄姿。
环桥东西跨招宝塘。这里属于古水道招宝塘北段,后改名里洪港(又名里洪塘),是海盐西南部水流引泄的主要通道,也是到上海的主航道。据说开挖长山河前,这里终年水流湍急,环桥下愈甚。
据志书记载,环桥为单孔环洞石拱桥,长21.2米,宽3.5米。只可惜并没有桥孔净跨和桥高的记载。但据老人回忆,应与同一航道的沈荡大桥的主孔相仿佛,即便稍有不如,净跨、桥高也大概在七、八米左右,以便帆船通过。
一座桥,历经三百多年风霜而不圮,当年修建时的工料应是极讲究的。环桥两端各有石阶10余级,中间一孔环洞石拱。桥孔内壁,一块块弧形条石曲线柔和,一层层并列连接,相互间合缝严密,形成半圆的桥拱托起大桥。风平浪静时,桥拱倒影如环。用“虹腰横跨,雁齿层联”来形容“环桥”,似不为过。
沿石阶上行,两侧是椅式石栏杆。特别是桥顶,两侧长椅状的桥栏杆,既当栏杆又可供路人休息,一物两用,可谓匠心独运。桥顶中央,便是所谓的“龙门石”,方形,一般都会雕刻精美的图案。但在走访的一些老通元人中,却无人提及。也许,岁月的沧桑,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消磨了一切。
那时,环桥是通元西部乡村进出集镇的要津。桥上,多的是行色匆匆的路人,也有挑着担子在桥顶歇脚准备上街交易的农民。
当然,每当夏日傍晚,上桥顶乘风凉的闲人不会少。那时,环桥鹤立鸡群。暮色中,东边灯火点点的小镇,西边饮烟袅袅的乡村,南北波光粼粼的河道。尤其月圆之夜,一桥如环,该是六百载的心醉。
六百年心醉,醉的是站在桥上等人的女人。通元人素有到上海“学生意”(打工)的传统。出去的人,从招宝塘买舟北上。有人发财、有人落魄,有人衣锦还乡、也有人音信全无。那些把她们当风景的人早已远去,她们却把自己站成了风景。
或许,当年那些坐船远去的人们,最后的回望,也不过是一桥如环云烟中。
作者的话:童年的故乡,最是乡愁。且行且书,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