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在充斥着阳光气息的麦香里,走过小桥流水,沿着长长的石板路,前面粉墙黛瓦,是窄窄的街衡。街北(俗称“上岸”),是临街的住户;街南(俗称“下岸”,依着秦溪,是若干坐南朝北的筑有石帮岸、水阁的店铺。
通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一条秦溪东西贯穿全镇。下岸这些店铺依秦溪而建,鳞次栉比而又错落有致。 从前面看,这些店铺与隔一条石板街道而坐北朝南的店铺并没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店面朝向不同而已。
但从后面看,这些店铺的后面部分都是延伸到秦溪河面,凌空,下面用木桩或石砌柱脚支撑于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 。模样有点像西南苗家的吊脚楼,只不过这“吊脚楼”却在水上。
这种类型的房子,当地人叫“水阁”。至于水阁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水阁产生于小镇先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既节约土地,又方便生活。当然,这还与江南水乡过去主要的交通方式——水上交通有关。
印象中,水阁旁或水阁中,似乎都有石阶一直延伸到水下,形成河埠头。通元人叫“石沱”或者“石沱头”。当年,人们在此系船停舟、临河打水、洗衣洗菜、……
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临河,有窗。凭窗可观秦溪风光,将粼粼波光和来往船只尽收眼底;也可探身窗外招呼过往的船只,买菱买藕、买鱼买虾;可在夏天的水阁里纳凉、休息,河上凉风吹来,惬意十分;更可在水阁中打开特意留下的盖板,用吊桶汲水、洗涤,免却日晒雨淋之苦;……
乌镇的茅盾先生这样描述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看见水阁,除了茅盾,想起还有一位乡邻,在他的文中,也曾提到江南水乡的水阁。这本书便是《天龙八部》。曾记否?燕子坞姑苏慕容家的“还施水阁”。
这位乡邻,便是金庸先生。他是通元西南八公里的海宁袁花人。称其“乡邻”,貌似有点攀附,但两镇虽属不同县冶,却比邻而居往来颇为密切。当年,通元人有农历二月初四到袁花“轧蚕花”的传统,袁花人有元宵节到通元赛灯、观灯的习俗,甚至有通元青年足球队与袁花龙山足球队互相征战的历史记载。
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在袁花镇赫山房(今袁花镇新伟村一组)。在家中,他排行第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人们都叫他宜官。(在通元、袁花方言中,“宜”“二”同音,男孩叫“官官”)。“金庸”是先生创作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时始用的笔名。
金庸先生于1931年入读村口巷里的十七学堂,后转入袁花龙山学堂(现袁花镇中心小学),1936年考入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后,离开家乡。在袁花,先生渡过了无忧无虑、与书为伴的童年时期、少年时代。
当年,金庸先生有没有来过通元,一直没有见诸于文字。但综合考虑当时通元、袁花的社会环境和金庸先生的家世,推测先生有极大的概率来过通元。
据有关志书记载,抗战前,通元镇已为海盐县西南重镇,交通有火轮、照明有电灯,楼房店铺鳞次栉比,市面繁荣兴旺,甚至已经有了夜市。每年正月十五,有灯会闹元宵的习俗,通元和袁花、澉浦、六里等集镇的店主老板或有财有势的地方士绅出灯,远近四乡的人们成群结队,汇集镇上西市或法喜寺观灯、赛灯,通宵达旦,六七天方散。
金庸先生出自海宁查家,号称“海宁第一望族”,在清代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美誉,康熙皇帝曾亲笔御赐“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楹联。传到金庸先生的父亲,仍然风光不减,不仅拥有钱庄,还有近千亩土地。出灯参加通元的元宵灯会,拖家带口来通元观灯,是大概率事件。
纯属推测,姑妄言之,也算是抛砖引玉。
作者的话:童年的故乡,最是乡愁。且行且书,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