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衣云渡桥,当年在西桥堍北侧,坐北朝南有一家面店。当然这时候的面店与现在的面店概念不同,它只卖生面条。想坐下来吃碗小面(通元叫法,其实就是阳春面),点点心填填肚皮,不在这里,得去饭店。
这家面店,当年是秦溪河南五星大队镇南小队的资产。白墙黑瓦,临街好似是木板排门,标准的早年江南水乡小镇商铺的格局,前面店铺,后面住家。这住家是镇南小队的社员,据说六十年代镇南小队开面店时就是看中她家临街的优势,小辈的都叫她梦英孃孃,担任着面店的售货员。
面店的面条,由小队社员根据销售情况三、四人一组到面店制作。最早的时候,没有电动马达,和面是纯手工的在小匾大小的敞口瓷盆里揉制。制面机的动力也靠人力,用力摇动硕大的轮盘,通过齿轮使机器转动起来。因此,机器制作面条,镇南的人们叫“摇面”,即使后来有了电动马达。以别于手工的“擀面”。
制面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用几道光滑的压辊将和好的面压成宽一尺、薄薄的、长长的面带;再将面带送入两根带螺纹的压辊中,压制出均匀的湿面。
出面的时候,得有专人伺候。待面条出来二尺左右,一手拿竹片拦腰一撩,一手拿长剪刀一剪,挂面已制作完成。当然,这刚出机器的面是湿的,还得拿出去晾晒。所以,天气晴好的日子里,面店外面的竹木架子上,挂满了白白的面条,一根根倾泻下来,如瀑如弦,等着晒干。
面是生产出来了,但人们要吃到它,也不容易。镇上城镇户籍的居民方便,用粮票购买即可。而乡下没有粮票的农民,却要几经周折。那时乡下有句土话“到街上调面”,意思是到面店换面。
农民换面,先要拿自留地上种出来的小麦,到镇上的粮管所换面粉,再拿换出来的面粉到面店换面条。当然,还要支付一定的加工费。据说,是农户家的麦子、面粉质量不一,无法保证摇出来的面条质量前后如一,才有粮管所换面粉的环节。
毕竟,那时生产队生产的小麦,一般都交了公粮,基本不会分配到农户。所以,那时的农民,家家户户都会在自留地种点小麦,以备不时之需。
前段时间,看到网上有人在吹某地的晒面如何如何。其实,衣云渡的面条,也是晒面的一种,也许粗细有别,但如果不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衣云渡的面店关门,到今天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又何尚不能成为小镇的一个特色。
也不至于到了今天,回想这衣云渡面条的味道,却只有空白一片。
作者的话:童年的故乡,最是乡愁。且行且书,跟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