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感悟

学习感悟

1【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的制度经过改革,就能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的制度经过改革,就能走上正道。”

2【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这还是用来祭礼的觚吗?简直是四不像,怎么能算觚呢?”

3【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井有仁焉”也作“井有人焉”,详见《论语集释》。

【译文】宰我问:“作为一个仁人,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个人落井了’,他会跳下去吗?” 孔子说:“怎么能这样呢?君子可以去救人,却不可随便陷入其中;可以受欺骗,却不可以盲目行动。”

4【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畔”同“叛”,详见《论语集释》

【译文】孔子说:“广泛学习且遵纪守法,就不会误入歧途。”

5【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说”通“悦”;“矢”通“誓”。见《论语集释》。

【译文】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夫子发誓说:“若我有歪心,就让老天处置我吧!让老天处置我吧!”

6【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标准,可算至高无上了!人们缺少它很久了。”

7【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 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了!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学习感悟

(1)干什么像什么,

工作的时候就是工作,休息的时候就是休息,借用一句话,挣钱的时候不矫情,花钱的时候不磨叽。

(2)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的人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并非完美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也并不能因缺点而否认其优点,像其优点学习即可。

(3)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走极端,记得樊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高兴时不与人物,情绪不好时不与人书,相对一般都是不高兴的时候,情绪波动很大,容易走极端。要达到中庸的高层次是不容易的,但是尽可能的保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4)多学习知识,广泛涉猎多种学科知识,提升自己的见闻和眼界,我比较喜欢文史类,总是喜欢读文史类的,但是慢慢的也在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见闻和见解。

(5)有着一颗达则兼济天下的心,但是前提先做好自己。在影响和帮助别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6.26: 宰...
    雪莲117阅读 3,382评论 0 1
  • 课程原句 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
    雪莲117阅读 3,826评论 0 1
  • 课程原句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
    雪莲117阅读 3,362评论 0 1
  • 课程原句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曰:“其言也讱[rèn],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雪莲117阅读 3,818评论 0 2
  • 课程原句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雪莲117阅读 4,05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