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是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重力和反冲力之后,学习的第三个力:弹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所安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橡皮筋的力量是怎样产生的?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帮助学生感悟什么是弹力?橡皮筋为什么具有弹力?对本课试验重新进行设计,不直接进行小车试验,而是通过感受橡皮筋的具体力量变化并同时观察橡皮筋的形状变化来发现什么是弹力?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具体方法如下:
每位学生分发一根橡皮筋,拉开橡皮筋,感受橡皮筋上的力量变化,并同时观察橡皮筋的形状变化。还原橡皮筋,感受橡皮筋的力量变化,并同时观察橡皮筋的形状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拉开橡皮筋时,可以感受到橡皮筋上的力量越来越大,同时发现,橡皮筋的形状变化越来越大。还原时,橡皮筋上力量越来越小,同时形状变化越来越小。通过反复感受,学生将橡皮筋的力量大小与形状变化大小相互联系,发现,当橡皮筋发生形状变化时就拥有了力量,并且,形状变化越大力量越大。反之,橡皮筋没有发生形状变化时就没有力量出现。由此让学生推测并归纳什么是弹力?既当物体发生形状变化时产生的要恢复原状的力叫做弹力。
至此,弹力的本质让学生掌握,教学也顺势进入下一环节,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弹力,那么如何使用弹力呢?我们该如何用弹力驱动小车?又如何让小车行驶的更远呢?对于这两个问题,完全可以依靠学生自己智慧独立完成,教师只需一旁加以适当引导。
如此设计,与教材设计完全相反,教材设计是由表面想象(橡皮筋带动小车)——本质原因(橡皮筋为什么可以带动小车?什么是弹力?)的流程,而本人则改为本质原因(什么是弹力?)——表面现象(橡皮筋可以带动小车,如何让小车行驶的更远?)。在本人看来,课堂教学中应直指本课主要目标,在主要目标达成后,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自由探究或巩固知识点,因此,本课的主要目标是弹力及相关知识,而小车试验则是附属与主要知识点的探究活动,本人在课堂上先将主要目标——弹力,加以解决,附属活动——小车试验则交给学生自由完成,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弹力,那么弹力的具体运用,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现象,他们完全可以独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