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一单元《微小世界》学生活动的教学反思(2)

本周结束了第一单元的课程,从教材及学情上来看:

一、《微小世界》主要围绕“微小世界”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带领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小物体。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丰富他们的认知。教学内容涉及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等多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态度。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微小物体、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六年级学生对微小世界充满好奇,有很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他们对显微镜观察工具的使用尚不熟练,观察微小物体时可能缺乏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画图记录能力,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本单元比较关注的部分:

1. 显微镜等仪器操作。

从放大镜到手持显微镜,再到显微镜,每次都会强调细节,怎么操作,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正确。

在小组探究时,本单元突破了小组的设定,不要求只在组内进行观察,鼓励学生去其他组交流,互相学习操作流程,观看别组制作的标本及显微镜下的图像,让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较弱学生,保证每个人会用显微镜并成功观察到标本。

本单元自由活动较多,需要注意时间的限制,课堂口令也要用起来,还要注意及时对小组纪律、操作、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2. 示范作用

本单元要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每次的仪器操作除了通过连贯视频学习以外,还要对重点环节进行亲自示范,这时候学生就能及时有针对性地提问,提前排除困难。

3. 板书方面

本单元板书比较多,采用了画图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带领学生一起画图和记录,比如制作标本、显微镜下各物体的图像等,提高学生的记录能力及动力。

需要继续改进的部分:

1. 细节忽略

显微镜主要学习其简单结构以及基本用法,需要注意的是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相反的像,在移动像至视野中央的时候需要遵循“往哪偏就往哪移”原则。我在这方面还强调得不够多。

2. 画图与记录

学生通常会记录观察的图像,但部分学生并没有做到即时记录,而是全部观察完了才记录的,这时候再画图容易缺乏真实性,需要靠回忆和想象。以后应该向学生多强调记录的时间节点,边观察边记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