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故事很老套,让人忍不住联想起《星星知我心》一类的苦情剧。可是影片胜在细节充实,围绕父亲工作的海洋馆和儿子的游泳才能铺排出一系列支线情节,杂货铺老板娘与父亲之间的隐隐约约,马戏团女丑与儿子之间的闪闪烁烁,还有精明而不乏仁义的老板,把父子之情这条主线烘托得有声有色,看得人几欲落泪。
关于电影内容本身,从我自己感悟的角度去说,这没有什么可以去责怪和斤斤计较,无关电影拍摄手法和剪辑技巧。生活的困窘,亲情的压抑悲重,智障家庭的极端,生老病死的延宕,这些都不是一场电影,一个故事能完全承载起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你又怎能要求一个个负重之人,讲得轻描淡写又畅快淋漓呢。就当是为了一份久违的厚实情感,暂且原谅它的粗糙和直接之处,你要对自己说,对人生和亲情这一码事,说的再矫情再刻意也不为过。
这是一个死亡阴影下的父子亲情,不久于人世的父亲无法释怀对日后独留世上的患孤独症的儿子如何自处的担忧,这是一种只要具有正常的情感思维方式的人想一想都会感到痛心疾首的事情,其实这也是个无解的爱,即使是给他留下足够支撑其余生物质保障的财富,也难以保障其拥有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幸福和安全感,所以这个父亲注定是死不瞑目的。从父子嬉戏的场面直接切换到灵车前的骨灰盒,导演薛晓路略去了这个本来可能让观众与剧中人一起悲泣的生离死别,这样的取舍让影片保持了从一开始就坚持的内敛淡然的风格。这不是一出悲剧,而是一段被戛然而止的爱的进行时,因此免去了《爸爸再爱我一次》的俗气,影片的主要内容是父亲生前为儿子未来的独处所作出的琐碎的预先安排,这些努力在父子间的交流障碍下显得力不从心,而最后我们看到了父爱的光辉最终在他撒手人寰之后为儿子的暗淡人生带来的点滴亮色,这让影片有一种大气浑然的整体气质。
下面说到我觉得这部影片最有价值的地方,那就是《海洋天堂》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没有简单化地为人物提供一个体制化的出路,王心诚在体制内寻找帮助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无论是保险、福利院、医院,最后只能靠人人献出一点爱来缓解矛盾,其实所有人都明白,靠体制缺位的人性爆发为大福提供终其一生的生命庇护是一件确定性很低的事情,人生的变数很大,表现为物质援助的爱心也一样,在这部电影里,这份被粉饰的爱不仅无解,而且无路可逃,这才是这部电影最让我心痛的地方。
在影片的内容处理上,人物的性情细节过于简化,这对于编剧和导演而言的确更容易处理一些社会矛盾问题,但也突出了影片和现实之间矛盾的存在性。社会不会像这部影片的人物设定一样永远存有真善美和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败笔之处。但尽管如此,我想说,《海洋天堂》这部影片对于我们而言终究是一根向我们揭露社会底层苦难人民生活的棍子,能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影片中沉重悲哀的父爱以及一个智障家庭的艰难生活。
尽管对于一个专业的演员而言,痴傻呆愣的戏是基本功,但不得不说的是,文章对孤独症的表演确实是在深切了解病症后的努力,邻居送来的玩具狗的固定位置、不断重复的的手势、对游泳的痴迷程度以及对杂耍球此类不具生命力物体的事物存在的强烈兴趣趋势,这些都是孤独症患者的典型病症,文章将这些神经质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外化行为以及表情变化演绎得十分到位。
最后提到父爱,李连杰所饰演的父亲无疑是成功的,他在这部影片中成就了中国广大父亲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说:“可有些事,我还是想让大福弄明白,要不我不放心。”几乎所有的父母操心了半辈子的事情就是孩子的生活,他们永远都在叨叨:“我怎么能放心呢?我怎么能放心呢?所以,这部电影的意义也可以很简单,甚至不用你拿多温存的泪水来鼓掌,只需要记住它在荧幕上的最后提醒“献给平凡而伟大的父母”,看完之后想起你的父母,问候一声或是道一句“爸妈,辛苦了,我过得很好”。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