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子奶奶:只要你对自己的生活和迄今为止的人生满意,就没有任何问题。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不满,就从现在开始改变。
奥田:“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如果一味关注自己的不完美,就会产生后悔和不安的情绪。请多关注自己所拥有的、所做过的事情。”我建议她写下自己拥有的东西和迄今为止做过的事情。
…
恒子奶奶:那真是太好了。正如前面所说,年老以后,表面的社交只会让人感到有压力,但是如果拥有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晚年生活就有了心灵支柱。我也有为数不多但交往了几十年的老朋友,和他们偶尔通电话我就很开心。
奥田:您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所以不需要朋友来排解孤独,这也是您与朋友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与朋友间过于亲近,就容易看到对方的缺点。
回到刚才的话题,当我们感到不安时,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审视自己是否在无意中与他人比较”;二是“不要只关注自己人生不完美的地方”。如果可能的话,就进一步尝试“寻找不安的根源”,然后采取行动化解它。
恒子奶奶:是的。当我们忙碌时,就无暇感到不安了。
…
恒子奶奶:虽然前途未卜,但是人也要吃饭活下去,别无选择。因此,未来会怎样,就交给命运安排,我只要考虑眼前的事,过好现在的生活就好了。
…
奥田:原来如此。您没有考虑未来的事,而是将精力集中在眼前的、维持生计的事情上。“专注当下”在现在仍然是令人受益匪浅的建议。
从几年前开始流行的“正念冥想”,也容易让执着于未来和过去的内心回归“当下”,让人从容不迫地生活。
…
奥田:所谓正念,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正确地觉察当下”。它是一种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让人们为过去和未来而担忧的心回归“当下”。
…
恒子奶奶:明天的事,即使担忧也没用;昨天的事,即使后悔也于事无补。人生,想开就好。
奥田:然而,随着生活越来越丰富,信息通过电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如洪水般涌入日常生活,人们很难像您一样专注于“当下”。而且,因为煽动不安的信息更容易吸引用户关注,所以信息提供方往往只提供这类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另一个原因。因此,通过冥想来达到正念状态的方法备受关注…
…
奥田:是的。这种类似坐禅的方法,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例如,通过深呼吸也可以进行正念冥想。
一边感受空气进入鼻腔,一边缓慢地吸气,感受腹部逐渐凹陷。呼气时,也要一边认真地感受腹部逐渐膨胀,一边觉察缓缓呼气。通过深呼吸,将意识集中到身体的状态上,就不会被多余的事情干扰,让心留在“此时此地”“当下”。
恒子奶奶:噢,原来深呼吸也可以让内心平静,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
…
恒子奶奶:自我厌恶感往往产生于想到自己没能做到的事、失败的事的时候。如果本来就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就能在失败后安慰自己“哎呀,没什么大不了的”,从而原谅自己。
当我为失败而沮丧时,即使冥思苦想也不可能想出好办法。我会告诉自己:“算了,这次没办法,下次再努力。不管怎样先睡觉吧。”然后我就去睡觉了。
…
恒子奶奶:总而言之,我们最好不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进行评判。对于自己是否幸福、人生是否成功,不需要想得太多。毕竟,幸福也好,成功也好,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奥田:首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同时做好眼前的事…
恒子奶奶:正是如此。与其过度自责,不如对自己宽容一些。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是有帮助的。
…
内观冥想并不需要像禅宗那样追求“无”的境界。毕竟,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想要停止思考,达到“无”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内观冥想是每当产生想法和情绪时,要有所察觉,并重新将注意力放回鼻尖,只要简单地重复这个练习,就能产生效果。
…
通过坚持内观冥想,我们可以体验自己的“内心活动”,洞察自己的内心,思考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且,通过观察这些内心活动,我们还有可能发现内心痛苦的根本原因。
…
“假如5年后死去,我现在想做些什么?”思考这个问题,自然就会发现对自己来说,什么是必要和重要的事。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反省自己是否忽略、推迟了真正重要的事。
恒子奶奶:是的。当意识到“生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结束”,你就不会在表面的人际交往和无意义的享乐上浪费时间。并且,这也能帮助你确定做事情的优先顺序。
…
恒子奶奶:有意识地思考自己人生的终点,你就会努力过好每一天。如果你每天坚持这样做,不断积累,在抵达人生的终点时就不会有太多遗憾。即便有些事情没有做完,但你知道自己已经耗尽心力了。
…
恒子奶奶:是的,想做的事情尽量不要拖延。我觉得,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大可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想做什么尽管去做。
奥田:我们不应该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而应该珍惜“当下”,每一天都尽可能地活出自我,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当然,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如此,哪怕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也好,留出时间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觉得这是必要的。
恒子奶奶:没错。每个人“活出自我”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希望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上。
…
恒子奶奶: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拒绝了选择说“不”。对于真正讨厌的事,每个人都可以说“不”。但是他们选择了不说。
他们提出各种理由,比如“送进养老院的话,老人太可怜了”“不想和丈夫吵架”。但是这些理由背后,是他们选择要做“温柔的人”“好人”。我觉得,说到底这还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奥田:确实如此。在现代社会,如果自己真的不喜欢,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都可以说“不”。
但是,他们却因为害怕被人指责“任性”“不体贴”,而选择了不说。这不仅存在于照顾老人这件事上,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
恒子奶奶:是的。无论什么都是自己“决定”和“选择”的,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抱着“迫于无奈不得不做”的心态做事,最容易感到压力。
奥田: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大部分事情归根结底都是由自己主动决定的,就更容易掌控自己的人生。一直保持“好人”“善良”的形象会很辛苦,偶尔选择做个“任性的人”,就能轻松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恒子奶奶:对,我们没必要一直当好人。比如,刚开始你想努力把老人照顾好,但是时间久了,感到身心疲惫,就应该诚实地告诉身边的人,请护工或专业人士帮忙。即使他们说你“任性”,你也可以选择“不在意”。
奥田:无论是照顾老人、育儿还是工作,如果事情发展到自己无法忍受的程度,就应该抱着“即使被他人说任性也无妨,无论如何我都要改变现状!”的决心,鼓起勇气表达出来,并付诸行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活出自己喜欢的人生。
…
奥田:我们又谈到了孤独,按照您的经验,学会享受孤独有什么秘诀吗?
恒子奶奶:秘诀?我从年轻时就开始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与人相处时需要照顾对方的感受,相比之下,独处反而更轻松。
奥田:原来如此。我大概明白您的意思了。只要肯花时间,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一个人就能享受独处的时间,即使不经常与他人相处,也不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