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最伤人,既然改变不了,那就试着接受,或者远离。与其与烂人烂事劳神费力,何不潇潇洒洒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不易,学会放过自己,不要轻易被外界的噪音动摇,也别用他人的标准绑架自己。
当你活得纠结痛苦的时候,不妨就读一读《庄子》,适当精神内耗还是愉快的,躺着或坐着专注想想些事性。
但是时间不要太长,当你屏蔽了外界的闲言碎语,专心走好脚下的路,自然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执念太重,放下执念,卸下包袱,放飞自我,让心自由,这样才会坦荡应对纷繁琐事,快乐常伴身边!
外在的苦难,通常来自刑具;而内在的痛苦,则来源于自己与自己的冲突。
下雨自己打伞,跌倒独自爬起!专心走好脚下的路,过好自己的日子!该来的不必推辞,该离去的也挽回不了,得与失往往自己无法掌控,又何必纠结其中?
作家汪曾祺说:“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有人说,读了无数的好书,可依然无法过好这一生,我无数次劝自己要放下一切个人恩怨与荣辱,但依然无法做到内心深处始终云淡风轻。
有的人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其实是在一直克制自己而已。否则,这世上不会有那么多人走在抑郁症的边缘,有的人在心理医生的治疗下艰难生活…
知与做真是两回事,起码在你焦虑的时候,读一读这种好书,能让你心情安定一些,哪怕仅是片刻,也已经足够。
其实,读一万本书,真的不如细细的读几本几千年前的典籍,无论东西方。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到头来没有得到什么,反而让自己更焦虑更抑郁更迷惘。
只读,不去做,叫真正没读懂 行和知分离了。读了,去做了,才领悟,才是知行合一,才叫真读书。
遇事不避,向内归因,才能将抱怨转为动力,轻松跨过命运的刁难。
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内耗的制造者,也是它的终结者。从现在开始,整理好内心,不抱怨,不在意,不焦虑。
眼前的路再难也只是暂时,眼前的风景再美也只是暂时,让自己的一颗心被动的在悲喜中徘徊,本身就不是对自己的慈悲。不要让外在的发生决定内在的状态。
精神内耗,是因为对天地万物产生是非、善恶之念,引起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让心身疲惫不堪。
我们可以通过修心,克掉每一个是非、善恶的念头,使心体恢复原本无善无恶本心,就会心清体爽,万物如洗,天地突然明亮起来。
人生不易,学会放过自己,不要轻易被外界的噪音动摇,也别用他人的标准绑架自己。
回头看张家界跳崖而去的四个年轻人,与其说是生活打垮了他们,不如说是自己的内心撕裂造成的,实在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