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快到春节了,按照咱们的传统习俗,做“大扫除”,也就是“扫尘”。尘土的“尘”和陈旧的“陈”同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意思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都扫出门。
趁着岁末的“断舍离”而它的反面——囤积症也出现了。
囤积是在家里囤东西。但问题是,囤积这个现象发展到极致,可能就会影响到家庭里的正常生活。
B站上有个UP主叫马俐管家,是一家专门做垃圾房清理的家政公司,发布的视频都是严重的垃圾房。其中有一期被网友称作是“年度最炸裂视频”,是一位老人独居了几十年的家。家里囤积了大量的垃圾,堆满腐烂的过期食物,甚至宠物的粪便和尸体,地面上还有三层污垢。这些混合起来的难闻气味引来全小区的投诉。子女要清理,老人还不乐意,最后是费了大劲说服,老人才同意找人上门清理。
这种严重的过度囤积行为,显然已经不是正常举动。事实上,这确实是种精神障碍,学名叫“囤积障碍”,也叫囤积症。
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2013年的第5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里,把囤积障碍列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
《默沙东诊疗手册》里对囤积症的描述是,患者在舍弃自己的所有物方面长久存在困难,以至于物品积攒,并凌乱地堆满生活区域,使得生活区域无法使用。
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根据统计,全世界有2%—3%的人受囤积症困扰,并且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囤积症的患病率超过6%,比例比其他年龄的人群要高得多。
虽然囤积症人群中老人居多,但是很多人从青少年时就会表现出轻微的囤积趋向,比如扔东西的时候很难下决心,或者总是拿不准应该把东西放在哪儿。
囤积症的病因现在还没完全明确。不过,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囤积症患者往往有一些特殊经历,比如经历过童年创伤,或者是突发的压力事件。说白了就是受过严重的刺激。
比如,2005年,艺术家宋冬做过一个装置艺术展览《物尽其用》,展品就是,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囤积在家里的上万件日用杂物。宋冬母亲家的日历停留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天,这天之后他的母亲就开始大量囤积物品,直到杂物塞满一个两室一厅的家。同样,她也拒绝其他家人扔掉这些东西。
那么,对于有严重囤积障碍的人来说,怎么帮助缓解这个症状呢?
帮他们拓展存储空间,或者他们做一次大扫除,只能算治标,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根据《默沙东诊疗手册》,通常的治疗建议有两种。
一是认知行为疗法,也就是,帮助患者改变思考角度和行为方式。可以引导患者思考为什么很难扔掉家里的破烂儿,或者说服患者至少别再往家里带新东西。当然,他们很可能不愿意配合,所以还得想点儿激励措施,总之,得让他迈出少囤、多扔这一步。
另一种方法,就是药物治疗,现在主要使用到的,是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物。
当然,说了这么多囤积障碍,大部分人的囤积行为其实没有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很多人,尤其是老人,愿意攒点儿东西,这是惜物的表现。
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看,囤积和清理,其实原本就是联系在一起的行为。一方面,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围绕着大量物品,囤积行为甚至从线下蔓延到线上,数字囤积也是一种囤积,购物车、收藏夹,和真实的衣柜、书桌一样需要清理。而另一面,在一个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里,杂乱和丰富,又会形成另一种个性。
最终,人们需要关注的,可能不是物品的多与少,而是怎样对待身边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