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读书打卡第9天:
【书目】《温儒敏谈读书》
【用时】20分钟
【摘录】
通识教育是一种进步,可能从一方面可以活化大学办学的思维。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以政治权威和意识形态为标准,对文化、科学的尊重仅限于工具与实证的领域,如今又几乎全受制于市场经济,所以办大学也眼界狭小,是工具性思维,这样的大学,难以起到为社会发展不断提供灵感和动力的效能。工具性思维指导下,所培养的人才也是视野偏狭、缺少创新能力的。
【感悟】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