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第五章强化情境的设计与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课例9《在尺规作图中成长思维的精彩——“给定第三边作三角形”教学实践》。
一、课前思考
尺规作三角形怎么上?
如何走出“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独立完成”的模式,将这一课上出探究味,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如何将尺规作三角形这一课设计得“瞻前顾后”?
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例。
二、课例学习
课例背景:2022版新课标提出“图形的认识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基于给定线段用直尺和圆规画三角形的过程。”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等长线段。
课例框架:
1.活动一:尺规画给定一般三角形
(1)回顾经验
通过尺规作图历史,学生尺规作图作品回顾。
(2)挑战情境
出示挑战情境一,初步讨论可第1步可以怎么做?
(3)聚焦问题
如何确定三角形的第3个顶点?小组合作。
汇报1:不断调整。
汇报2:画弧相交。
(4)建立联系
不管是汇报一还是汇报二的方法相通之处思考体会。将两者的作图过程回忆,呈现,重合。
2.活动二:尺规画等腰三角形
(1)尺规画等腰三角形
引发认知冲突,思考什么时候可以画成三角形,什么时候画不成?
(2)思考感悟三边关系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三边关系的思考。初步体会较短两边与第三边的关系。
三、课后收获
1.通过情境,任务,认知冲突等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在学生呈现的不同方法之间,思考的困难之处聚焦,找联系,思考数学本质。
3.智慧生于指尖,但又不仅仅是指尖操作。尺规作图,不仅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思考推理,直观想象。
629字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