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梁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程晓堂教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2024年3月10日,我们迎来了刘荣慧老师的第一次分享。
不得不说,荣慧真的是太赞了。她的理论功底在不断地夯实、融通,除了对书本的解读,还能对标目前的教参进行分析,还能给出自己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没有平时厚实的积累,哪有今天的自信绽放。在理论学习方面,荣慧给我们引领了方向。
所学
1、为什么要再次修订英语课程标准?
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目标,时代在发展,我们的育人目标也在变化。从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再到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我们从“育分”走向了“育人”。英语课程也从体现工具性走向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修订的主要目的是基于核心素养设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实施途径,修订的重中之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里荣慧向我们讲了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并展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
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受关注的三项措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落实核心素养的第一个关键点是课程体系设计,厘清课程体系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才能通过课程体系设计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过程中。
2.2022年课标新在何处?
它重新界定了英语课程的性质,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都指向于人的发展。在这里,荣慧老师对标了目前我们使用的教参,它还是依托2011年版课标来编写的,重工具轻人文的性质表现比较突出。如果说讲书是输出,荣慧老师是在学以致用,真正地把这些知识吃透了。
荣慧老师以五年级下册的let’s talk为例,讲述在理论学习前后自己文本分析关注点的不同。彩琴老师总说,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观念变了,课堂才会发生变化。荣慧老师就注意到了Pedro身上的西班牙语言,引领学生探究中国和西班牙的作息异同。梁老师在点评时提到,role-play环节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职业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这些职业的异同,对社会的关注度更高一些。
优化了英语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荣慧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梳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变化,每一个词块儿的变化都细致做了分析。比如“语篇类型”和“语篇”,语篇氛围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我们不是只让学生了解语篇的类型,而是要挖掘出语篇背后的价值,通过语篇的学习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实施路径: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强调通过探究主题意义实现语言学习与育人的融合、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荣慧老师讲完,杨老师和梁老师都对她的讲解给与了高度肯定。令人惊叹的是梁老师也准备了课件进行分享。优秀的人就是这样,我们认为很难的事情,她能分分钟高产。跟随着梁老师和杨老师的引领,好好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