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材施教谈教学管理

桂山夜话(2025.8.26)

教育家精神包括六个方面,其中一个是因材施教的躬耕智慧。其实,不仅学科教学需要因材施教,班级管理需要因材施教,学校管理同样需要因材施教。

从少到多催生个性大于共性。

2012年9月开办以来,金陵小学一直保持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态势,先后开办的校区基于校区实际,贡献出富有个性,卓有成效的做法。从仙林湖的筑梦园到广志路的百草园,再到和园的生态园,以及兴智路的美丽校园,特色课程依地而生,拔地而起。全学科活动周,跨学科展示活动,中草药主题研学,特色活动,各美其美。彼时,你带来一块石头,我带来一块石头,不同校区,共煮一锅金陵小学教学的石头汤。显然,个性大于共性。

渐趋稳定呼唤共性大于个性。

正视人口发展的宏观背景,学校办学规模也已趋于稳定。站在高原,斜枝旁逸需代之以修剪塑形。让热闹归于平静,以集体思考优化独立答卷。为此,我们需要妥善处理两个“化”,分别为“集团化”与“校区化”。

何谓“集团化”?以集团教学的名义,指明行动方向,提出具体要求,给予智力支持,完成顶层设计。

临近开学,各个校区都在接受转学申请。是只查看房产证、户口簿,还是在此基础上,再做学情了解?需要在符合该项工作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校区实际,围绕工作目标,灵活机动落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最后一公里的完成,无比重要,即是校区化。

妥善处理集团化与校区化的关系,从表面来看,会让不同多于同,实则正是落实共性过程中高度主动,充分智慧的生动体现。

厘清上述关系之后,我们再看如何实现共性多于个性。比如,本学年起,我们力图整个集团各个校区统一作息,统一各学科校本研修时间,每个学期各个学科至少开展两次以集团为单位的研修活动。学期初的引领,学期末的汇报,旨在以集团最优质的资源辐射集团更多老师,助力志在高远,学有目标的老师学科精进,专业提升,促进以老师发展更好赋能学生成长,推动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我们达成上述共识之后,即要围绕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凝神聚力开展本学年的教学工作。

其一,面向小班制的好课堂。

2023年,金陵小学被评为南京市金陵好课堂首批实验学校。两年以来,围绕吾思吾创课堂教学主张,积极探索落地路径,提出分层学习单这一工具性支架。实践案例获南京市一等奖,经验总结被收入南京市教学工作会议材料。本学年起,把小班制理念在非小班中落地作为好课堂的行动目标。

其二,每天一节课的215。

贯彻落实南京市215行动计划,本学期起,所有校区全部实现从课表到课堂每天一节体育(体锻)课。把为祖国努力学习,健康工作落到可见的每一天。

为达成上述目标,教学管理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彰显出非凡的聪明才智,在此,深表感谢!

截止目前,各个校区均已拥有各自的课堂教学主张。其中,广志路校区的三生课堂获评栖霞区适性赋能好课堂实验学校,和园校区的吾思吾创课堂。

其三,传承中创新的特色项目。

截至目前,金陵小学已拥有一批特色项目,主要聚焦在数学学科,科学学科,美术学科。本学年,继续支持以学科组为主体的项目组深化特色项目建设,提升项目生产力和影响力。

其四,互相赋能的共同体。

作为南京市第二批城乡共同体学校,新学年,继续借力平台,请进来走出去,任务驱动,取长补短,实现双赢共长。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从个性大于共性,到共性大于个性,正是这样的努力。看起来,做法在变。实则做法的变,正是为了守住不变。不变的初心,不变的责任,不变的热爱,还有,不变的精进。

以上是计划,是设想,更多精彩,还见行动。能否梦想成真?教学工作期待得到书记、校长的高位引领,期待收获各位领导的关注支持,期待携手所有老师的众志成城!

代表集团教学管理团队所做汇报到此结束,再次感谢!

--2025年8月26日写于桂山脚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