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901401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话】孔子想要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很僻陋,怎么住呢?”孔子说:“君子去住在那里,还有什么僻陋呢?”
【思考之一】孔子“欲居九夷”的心态是什么?
“子欲居九夷”,《论语正义》说“夫子不见用于中夏,乃欲行道于外域。”《四书解义》说“此一章书是见圣人之化无分中外也。当时孔子因道不行,偶发欲居九夷之叹,亦犹乘桴浮海之意云耳。盖上下古今,东西南朔,此心此理莫不相同,圣人之化原无分于中外也。”“九夷”应该是非中原华夏之邦的蛮夷之地。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公冶长篇》第6章,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管是乘桴浮于海,或是欲居九夷,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道不行”,也就是仁政王道无法在华夏之邦实践,所以孔子有时候也会发出这种不如归去的感叹。
李炳南先生说:“孔子志在行道,而道不行,但不怨天尤人,此处不行,可往他处,所以‘欲居九夷’。”这就是孔子在“仕”与“隐”之间的抉择,春秋末年,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社会失序。孔子自觉担当起传承礼乐文化,拯救时弊的重任。所以,他五十一岁出任中都宰,一年后升任司空,又升任大司寇,兼摄相事,可谓政绩卓著。然而“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55岁的孔子弃官离鲁,一直到68岁离卫返鲁,前后长达十四年之久,历尽沧桑,推行王政。现在,孔老夫子观察到在中原各个诸侯国推行仁政王道行不通,但他又很想把礼乐文化保留下来,所以提出要“乘桴浮于海”,又说“欲居九夷”,就是这个大背景。
《里仁篇》孔子说“里仁为美”,居住在仁者所居之地是最为宝贵的。如今孔子要去的九夷,是没有礼乐文明的闭塞之地,那孔子选择去留的依据是什么呢?正如王阳明在《何陋轩记》所说:夷地的人民,正好比是没有雕琢的璞玉,率真淳厚,虽然粗朴,尚可被加工完善。这大概是孔子想要迁居到九夷之地的真正原因吧!
孔子不管在出仕或者隐居的抉择上面,总是围绕着“自利利他”的中心思想。这个思想从来没有忘失,也没有偏废或者降低,这正是孔子欲居九夷的一个心态。孔子这样的想法可能行诸于言语,于是便有人提出质疑“陋,如之何?”那个地方简陋鄙陋,物质简单、生活不便,最重要的是文化落后,“如之何?”为什么要去?说“或曰”的人,他的内心在意的是生活的方便、物质的充裕,还有文化的进步。
而孔子“欲居九夷”,其实是希望无分别地饶益所有人,当然也是“道不行”于华夏之邦的感慨。孔子不一定真的会前往。就好像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样,他并没有做“乘桴浮于海”这件事,只是一种感慨,就是自己满怀的理想,可以帮助别人的这些理念想法,找不到一个落实之处。不管物质条件、文化状态的起点如何,也不管地理位置在哪,只要那个地方的人们愿意接受圣贤思想,孔老夫子就希望让那里的人们沐浴礼乐文明的光芒。所以,是否能留住圣贤君子的条件,主要是那里的人们是否能接受教化,而不在外在条件。正如《四书解义》所说:“此一章书是见圣人之化无分中外也。”
【思考之二】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对后代的儒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就是说外在环境即使再简单,文化可能稍微有一点落后,可是只要有君子来到这里,所有的情况都会变得不一样。古人说“君子所过者化”,君子居住过的地方,因为德行教化的关系,个人的德行产生一种影响力,兴办教化产生更深远的一种作用,那这个地方就会有不一样的面貌。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地区不怕落后,只要真有道德、真有学问的人,去任何地方,在任何时代,自己都有自处的办法。”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本身自具仁德,自带光芒,存心淑世,所居则化。任何外在的困陋不但不能限制住他们,而往往成为促使他们升华最好的助力。
孔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儒者的影响非常大。《微子篇》所说“殷有三仁焉”的箕子,把中原文化带到朝鲜,其教化的德业一直绵亘了几千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将儒家文化播撒到东南地区。台湾有一个潮州镇,现在还有韩愈的庙,据说是从大陆潮州渡海来台谋生的先民,因为不忘祭祀对他们有千百年教化功劳的韩愈而设。王阳明被贬至偏僻闭塞的贵州龙场当驿丞,而常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终于“龙场悟道”,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柳宗元在柳州也是如此。
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即使被贬谪了,还是不忘自己德业的学习,不忘自利利他的使命,即使到了非常偏荒的地方,还要持守自己的德业,兴办教育,饶益百姓,留下千百年来非常多的文化佳话。这些历代有理想有德行的文人,到每个地方都能够做出具体的贡献,发挥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用学人追求真理、潜心求教的热诚,至心祈愿圣贤君子常驻中华,教化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