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讲道:“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第二,企业战略不是企业的战略,而是企业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为社会制定的战略。第三,这个战略是什么呢?这个战略就表现为一套具体的产品结构和业务组合的规划。你用这套产品,这套服务去为社会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的企业就能基业长青。我们为葵花儿童药设计的整个产品结构和业务组合的规划,也就是前面说的企业战略不是企业的战略,而是企业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为社会制定的战略。对于葵花儿童药来说,是解决中国儿童用药安全问题设计的一个战略。葵花儿童药的收购和研发都以这个规划为指导进行,那么,今天,葵花也成了中国儿童药的领导品牌。”
听华杉老师解读葵花药业的案例,让我明白了华与华「三位一体企业战略模型」的运用思路,之前不知道这个板块存在的意图以及如何往更具体的层面,比如品牌口号、产品结构等方面落地。
今天我深刻地体会到,「三位一体企业战略模型」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原点」和『最终目的』,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就像北极星一样的目标。
其实做企业真的和做人一模一样,企业的战略动作也在反映企业家的心境。
就像《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中所讲“止定静安虑得,关键在立志”。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志向,就是「定」。“志有定向”心就静了,“心不妄动”就不会乱动作,自然也就进入「安稳」的状态。
华杉老师讲道:“「安」是安稳,心里既然不乱动,自然随遇而安,就像儒家说的『素位而行』,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把当下的事做好。”
「素位而行」给我非常大的启发,它让我看到了我的『心』不能定在当前的位置上。之前是没有「志向」的状态,当我立下了『志向』之后,最大的执念就是:当我发现自己没有走在志向上就会焦虑、抵触和排斥,觉得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对的,这种状态最大的弊端是存在内耗,影响自己把该做的事尽快做好之后,空出时间做自己志向的事情。当下,我感受到自己又进入了另外一个执念是:虽然走在志向上,怎么走的这么慢?怎么中途存在这么多小问题?
这种情绪背后是追求完美,想要一步到位的执念。我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生无论展开什么事,它都是一个过程,是“每天咬大一口”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一定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是完美的,而是『持续改善』、不断变好的状态。这是最近加入创业团队最大的感触。业务要跑起来,但它跑的并不完美,姿态也没有看上去的“好”,也没有充分的资源去做一件事,能做到的是尽可能地做好当下能做好的部分,随着发展和资源的增加,再一点点越做越好。
今天也让我明白,身为员工平时看到的最高的层面,也就是「企业战略」的层面,首先它指的是企业的业务战略,即: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其次,『企业战略』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使命』这个企业的「志向」的践行,践行的过程也是走向基业长青的过程。
无论做人还是做企业,过程中始终要觉察和保持「持志如心痛」的状态。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x年计划》中讲道:“华与华的哲学就是儒家哲学,主要有四点:①志有定向②勿忘勿助③日日不断④滴水穿石。这是我希望传达给我们所有客户和全体同事的。志有定向,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因为我有这个志向,一旦偏离了这个志向,我的心就会痛,我就要赶紧回来,因为只有回到我的志向上才是我的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