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成长的陪伴,不仅有学业上的指导,还有对学生心灵的用心呵护和滋养。不经意间的一个个动作传递出来的温情,都是班主任的爱心使然。能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化为无形,形成了一种充满艺术的智慧之举。(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中自然而然的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1,火辣辣的掌,火辣辣的爱
孩子需要来自教师的各种形式的关爱——身体接触,言语安慰。心理疏导等等。
和孩子击掌告别,教师要主动亮出掌心,要面带微笑,这表示你的诚意;要用心观察,也许最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就会在一瞬间被你捕捉。
2,给心情装上“监测器”(《这样教学生才肯学》中情绪表情图)
将各科老师报上来的三~五年级的特需生安排了新职责“德育小助理”。会进行每周三方面的记录:精彩瞬间——发现身边的美好;我的善意提醒——组织不良现象;“每天成长一点点”成长记录——内观自我的超越。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只小鸟都能够飞越海洋,只要我们给他们一对信任的翅膀。
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本上除了写有日期,班级,姓名,还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当天的心情用简单的心情标志图标出来。“心情晴雨图”不但解决了同学们与老师、与同学、与父母之间的很多问题,还教会了大家在问题发生时该如何面对,如何承担以及如何解决。
3,这样的生日过得有意义。
①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张生日榜,上面详细记录每一个同学的生日。
②某个学生生日当天由班长组织本学生合唱生日歌,让班里的其他学生嗯说出切合该同学的优点,鼓励该同学。
班级管理抓细节,一个细节感染一个孩子的内心,凝聚一个家庭的力量,团结一个班级的干劲。而这些细节,正是班主任管理中爱的体现。
4,别出心裁的“心情树”
第一步,主题班会奠基础。班主任组织一节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学生认识到这项互动的必要性。
第二步,班里“长”出“心情树”。由班长组织擅长绘画的同学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画一颗枝繁叶茂的“心青树”。
第三步,学生硕果挂枝头。学生依据自己的心情选择不同颜色的”心情果“,写下自己的困惑,也可以写自己的快乐和祝福。
第四步,教师关注“心情数”,既是收获“心情果”。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心情果”上的文字,对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变化一目了然。
5,我班的“快乐收藏”(《这样教学生才肯学》中自尊的增票——赞美之词)
3+1的评课模式(即评课时先说三个优点,再提出提出一条建议性的意见),不但保护了讲课老师的积极性,而且更好的激发了老师重构课堂教学的动力。
基本模式:我欣赏谁?我欣赏他的什么,我为什么欣赏他?我最想对他说什么话。
第一阶段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鼓励孩子主动上台交流,给予优势孩子自我彰显的平台;第二阶段采取有心筛选的策略,特别关注一些想说却不敢说的边缘声,帮助他们增长自信,让他们能够“跳一跳,摘桃子”;第三阶段采用“击鼓传花”方式,随机发言,互相欣赏,感恩无限。
班主任要引导他们睁大眼睛,放宽欣赏的视野,浓浓的爱的意识氤氲在每个孩子的心中。
循环日记,每个同学负责一天,全班同学轮流撰写,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欣赏发现,用心中的感受镌刻点点感恩。教师随机点评,用写作的力量传递欣赏的快乐。
6,我们班的“诚信记录本”(《这样教学生才肯学》中自主性——免做作业圆牌)
班上设立一名诚信记录员,专门负责填写班级的诚信记录本,如果有孩子忘记带作业,首先自己说明是真的忘带还是没有做。如果是没做的话,当天放学前补做完成;如果确实是没有带,则到诚信记录员处登记,并于第二天把作业带来检查。只要第二天能把作业带来这种“忘记”,一学期里不限次数。
在诚信记录本登记后,无需在校内补做,也无人监督,有的是一份承诺,一片自主的空间,他们反而能在第二天把作业带来,尽管这可能是孩子后来补做的。
7,我们的“心情晴雨表”
首先我们得好好整理一下课桌抽屉。其次好好整理整理自己的大脑,对自己的一天进行反思总结,好好梳理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收获,总结学习方法;回想一下今天做了哪些事,完成了什么任务,还有什么事没做好,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老师提了什么要求,明天要带什么东西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总结一下今天自己表现如何,做的怎么样,等等。最后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末尾或放学之前十分钟。用心记录“晴雨表”。
8,小小提示伴生行
用虚心和实力来印证自己。捧着一颗心硬,不带半点遗憾离去。怀着最细致的心灵,掌握最有力的笔感,用永不服输的心,去迎接考试吧!期末检测用成绩说话。沉着应战,静心思考。反复检查,一丝不苟。专心专注,全力以赴。紧张做下深呼吸,保你考试很轻松。
提示语能够给学生的心理积极肯定的暗示,这种持续的暗示力量又可以转化为他们应考的信心和力量,也可以提醒他们莫大意,莫轻视,要重视每场考试,形成积极的考试心理。
9,让故事说话(《自己培养自己》——班主任要善于讲故事)
班主任教育学生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有时更能感动学生,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以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说教,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促使我自己不断学习,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10,小故事,巧教育(班主任要善于讲故事)
故事不仅属于幼年、童年、更属于每个人一生中的任何时期。
故事包含的深刻道理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让人们领会学习和生活的智慧。
给学生讲故事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总是用一个个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
有智慧的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一定能教育好那些固执、倔强的学生。
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但并不是说故事讲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注重教育的实施性。
故事不仅学生爱听,而且易激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滋润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故事教育法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确保有效性呢?
首先,要注重讲故事的时机。讲故事要在事件发生后或现象开始上扬,并且造成一定后果时。其次,要注重故事内容的针对性。讲故事必须针对所发生的事件要有教育意义,使学生能够从中明白道理。再次,要注重故事内容的延伸性。教师讲完故事后,必须引导学生去思考感悟,进一步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准则。
①明白了什么?②你们当中有人有过小和尚的可笑行为吗?③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