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养生,也都希望长寿。但我们是否真的想过:那么长的人生,我们有足够的钱应对生活吗?我们的身体健康程度,是否能让我们在百岁的时候活的不那么难?如果都进入百岁人生,就意味着退休后的日子更长,我们需要怎样找到人生这一阶段的意义?
我看完之后,觉得以我的能力很难完全复述出书本本身内容的精妙奥义。我只能把本书的内容板块分享出来。
这本书一共10章,内容分别是:生活篇(天降长寿)、财务篇(更晚退休)、工作篇(就业形势)、资产篇(专注无价之物)、情景篇(可能的自我)、阶段篇(人生新模块)、金钱篇(长寿推手)、时间篇(娱乐还是创造)、亲友篇(改变的私生活)、实践篇(期待变革)。
摘抄几段分享出来:
1、幸福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爱,另一个是留住爱的生活方式。赚更多的钱,确实会使你更加快乐,但爱会使你感到幸福。
2、向前看永远都是明智的,但高瞻远瞩总是困难的。
3、专业化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当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发展专业化时,它也有是有价值的。问题是,仅在一个领域做到专业化,并不足以在长期工作中保持生产力。
4、《金融时报》周六版有一个互动板块,其中会问一些著名人士:“2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现在的你?”在本书中,我们想把这个问题里的两个时间换一下位置。我们不去问2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今天的你,我们想请你考虑一下70岁、80岁或10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现在的你。你能确定现在做出的决定能经得起未来的你来审视吗?
所以,长寿到底对我们普通人是好还是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