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内容我们谈到了变易思维中的恒动变化,变易思维强调运动的同时也重视相对静止,也就是动静相召。《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有运动就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指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那么我们如何把握动与静之间的关系呢?动静相召运动的最佳模式是中和的状态。中和就是中正平和,中和出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就是不偏不倚,无太过也无不及;和指的是和谐调和。
中医学以中和、平衡为准绳,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不偏不倚、执中适度、恰到好处的思维方法,所以有人说中医就是中和的医学。《内经》关于和的论述很多,有两百多处论及平与和。比如人是天地自然“和”的产物,天地和则生,不和则不生。《内经》把正常脉象称为平脉,把健康人称作平人。平人的特征就是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达到了阴平阳秘这样一种阴阳协调平和的状态。
如果生命活动的动静相召失去平与和,就会产生疾病,称之为阴阳失调。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有的老年人把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疼痛认为是血气不和,《内经》就有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的论述。对于疾病产生的原因,《内经》提出了“生病起于过用”这样一个至理名言。再好的食物吃多了就变成了毒就会得病;天天熬夜,劳神过度,日久也会生病。快步走不失为健身的好方法,但是我们不提倡暴走,每天走几万也会伤筋动骨,所以东方文化是以致中和为目的。我们不提倡马拉松,我们锻炼的理念是刚柔相济,恰到好处。
治疗疾病是要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也就是说以恢复人体阴阳协调平衡为目的。在养生方面也要遵循中和的思想,指出饮食上要谨和五味(五谷杂粮应当调理得当),情绪上要和喜怒志意和(适当的表达喜怒哀乐)等等。医圣张仲景深得《内经》要旨,指出疾病如果“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中的第一方桂枝汤,就是针对营卫失和而设立的,充分体现出和为贵的思想。 我们平时在用药配伍时也要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原则。比如黄芪要配陈皮,熟地习惯上配砂仁就是这一思想的运用。这些思维方式体现出中医学鲜明的特色和高超的智慧。除了以上所讲的思维方式之外,中医学还有一些具体的思维方式,比如司外揣内、试探和反证等等。
前面内容我们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主要特点和主要思维方式,后面一段时间就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