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教师传授知识,较好的教师讲解知识,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卓越的教师鼓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对于威廉.亚瑟.沃德的这句话我非常认同,我们很多时候都在疑惑,身边总有教师能够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心理。学生也这样的老师交流后,通常会变得干劲十足,连目光都显得炯炯有神。我们有时候会简单的认为他们有过人的灵感、才能和天赋。
但如果对这些老师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类和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含有很多技巧。《教师的语言力》是一本从心理咨询和指导、阿德勒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交流分析、激励话语等角度对语言技巧进行了分析整理的一本书。
我们要相信:语言具有力量。如果教师能够拥有语言的力量,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勇气,激励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能力。
我们要明确,语言是联通心灵的桥梁,我在本书和前几天所读的《沟通的本质》一书中都读到了西方的一则逸闻,说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与他人产生一定的联系。就像生物如果没有谁就无法生存一样,人如果与他人没有联系也同样无法生存。人与人的互动在交流分析理论中被称为安抚。在交流分析理论中的“安抚”是指伴随着人的发展热产生的认同对方存在的行动。
另外一个教导的艺术,在我读的时候,产生了内心震颤,那是极大的共鸣感。我们要描绘出理想的形象。在我的理解中,经常用标准。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候学生睡到一片,他却还在抱怨学生为什么不听课。事实上,是我们没有按要我们理想中的形象对学生做出要求和互动。“希望学生在一个学年之后具备什么能力?”“希望他们能做什么事情?达到何种程度?”我们都需要设想并对于达到理想形象的同学做出回应,在集体中树立榜样。
如何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呢,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方法,就是将我们设想中的理想形象全部写在纸上,然后在笔记本或者电脑上分条列出。整理好之后将写着这些内容的纸贴在笔记本上或者墙壁上,尽量贴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
因为语言的表述需要瞬间爆发力。只有平日经常浏览关于学生理想形象的清单,当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恰当的教导语言才能够脱口而出。
教师脑海中是否存在学生的理想形象是决定班级成长、班级氛围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