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就像是落叶一样,在空中随风飘游、翻飞、荡漾,最后落在地上。一小部分的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在一定的途径上走,任何风都吹不到他们,在他们的内心中有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黑塞《流浪者之歌》
个人发展计划(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问题,它是人生的发展蓝图。通过这套方法论,当事人可以借助一些思想理念及其衍生出来的工具和方法,立足于当前的现状,分析并找到内心真正的需求,然后一步一步实现,最终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
IDP发展模型的核心是目标、行动和经验的三元循环。就是说要先确立一个目标,然后围绕目标付诸行动,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从而完成更难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是一种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1. 问题定位
所谓“强者恒强”思维方式的核心,是责任、机敏和坚定。“立志如山,行道如水”。责任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被迷茫所吞噬,遇到任何问题都直面它,然后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机敏就是机动灵活,在短时间内快速试错和验证,找到自己的目标。坚定就是持续不断的行动和反思,既重视结果,又享受过程,不断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当做是一种学习成长的机会,并且谁都无法动摇和改变其信念。
怎样才能通过滚雪球式的实践来实现持续成长呢?主要就是从目标、行动和经验三方面入手。首先要重新定义问题,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然后是重新设计行动,形成可执行可落地的计划;最后是行动试错,获得反馈并沉淀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思想方法和工具。
1.1 重新定义问题
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活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但在设定目标之前,要先搞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TA自己,无法清晰描述自己的理想状态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通过被称为“核心信念阶梯”的工具来搞清楚自己的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是个人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基于自己的生活和积累的知识并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最重要的信念,是做出选择的关键依据。
梳理核心信念的步骤如下:
-
尽量多的写出喜欢或讨厌的职业特征
收入高
安全感
成就感
创造力
帮助他人
挑战性
...
从中选择3个你认为最重要的
-
使用核心理念阶梯,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深挖职业特征背后的核心理念
为什么XX对你来说最重要?
为什么你喜欢XX而不是别的?
如果没有XX你会怎样?
能不能说出一个自己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来证明XX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记录与核心理念相关的成长故事
-
最终找到意义和价值
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
这才能让我觉得我是我
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最后,通过一个表格重新定义自己的问题。对每个问题定位,写清楚:
符合核心理念的行为
违背核心理念的行为
没有追求极致的行为
我现在可以改变什么
在确立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之前,一定要像这样搞清楚自己的信念是什么。
2. 目标萌芽
目标管理的底层思维是一定要看到问题的B面。要抛弃抱怨型思维,拥抱成长型思维。抱怨型思维放弃任何选择,任由命运摆布,不断下坠。成长型思维则主动面对问题,突破自己,多思考多行动。在顺境的时候,持有两种思维方式的人都能做到平稳进步或保持现状,然而一旦遭遇逆境,前者只会回避问题,而后者则会迎接挑战。
2.1 目标管理的WWRH模型
有两种目标,一种叫绩效目标,一种叫成长目标。追求绩效目标的人以结果和表现为导向,在意结果,不太在意要做的事具体是什么,想要通过结果来表现自己,其成就感来自于目标达成给自己带来的肯定。追求成长目标的人以过程和成长为导向,在意过程,追求能力提升和进步,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要做的事情上,成就感来自于过程中任何一个小进步。
WWRH模型包含了目标的4个要素。
动机(Why):我为什么做这件事?
目标(What):我要做成什么样子?
成果(Result):我应该有哪些具体产出?
执行(How):要达到上述效果,我要用什么手段去做?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针对每个任务认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任务背景:任务的背景是什么
团队动机:思考团队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个人动机:思考我个人期望从这个任务中获得什么?
结果:最后应该产出什么?
执行:我想要用什么方式实现?
举个例子:
想清楚了这4个要素,个人在设定阶段性目标的时候,就可以使用OKR方法了。
2.2 SMART原则:评估目标合理性
一个合理的目标必须满足如下5个条件:
Specific:必须是具体的
Measurable:必须是可衡量的
Attainable:必须是可达成的
Relevant:必须与终极目标之间有相关性
Time-bound:具有明确的时限
举个例子,比如我的目标是减肥,那么问题陈述为:“在3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合理规划饮食和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减肥,包括跑步、跳绳和游泳训练,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到70公斤”。对照SMART原则检查下:
“3个月的时间内”满足T原则;
减肥以及要进行的内容符合S原则和R原则;
“合理规划饮食和参加体育锻炼”符合A原则;
“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到70公斤”符合M原则。
3. 时间利用
要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可以从“计划时间”、“记录时间”和“分析时间”三个方面入手。
3.1 计划时间
计划时间绝对不是简单的罗列要做的事情。首先时间类别与任务类别要相匹配。时间的估值法则是:
可支配时间用于完成核心任务
非可支配时间用于完成非核心任务
碎片时间用来休息或者完成不重要的事情
合理利用时间的原则,仍然是“四象限理论”:
重要又紧急:马上去做
重要不紧急:定时去做(这是具有长期收益的事情)
紧急不重要:授权别人去做
不紧急不重要:不要去做
每完成一个任务,要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发现问题。高效能是指产出质量非常高,完美地完成了任务且注意力非常专注,没有在执行过程中分心。中效能是指产出质量符合预期,注意力比较专注且能在执行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低效能是指产出质量不如预期,事情没有全部完成,注意力情况糟糕,总是分心。无效能则是直接没有任何产出。
3.2 记录时间
人总是有高估自己的倾向,所以要记录时间。记录时间的意义在于可以监测时间利用情况,保护可支配时间,并减少任务切换,保护注意力。要尽量减少任务的切换,一个是防止自己分心,比如可以设定预警信号,把手机锁柜子里;一个是防止他人打断,可以集中起来处理,也可以礼貌拒绝:
就事论事,合理表达正当拒绝理由
让同事知道你的原则和底线
为对方制造"后路"
要主动合理地休息,如果因为疲惫而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要强行坚持。可以主动和他人建立连接,尝试和别人聊聊天,给大脑换个环境。最后,用一张表格做“时间记录清单”:
事件
事件起始时间
事件终止时间
产出
产出情况
原因及反思
比如:
3.3 分析时间
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的可支配时间是否大多用于完成高效能产出?
我是否有效保护注意力,使其保持在健康水平?
我是否既不过分疲累,又完成了很好的产出?
4. 行动规划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职业路径无非如下5条:专家、企业管理者、企业家、自由职业者和国企事业单位。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
专家:基本专业技能-->技术能力-->业内知名技术专家
企业管理者:选择企业/行业-->管理能力-->高层管理者
企业家:有初步创业计划-->商业头脑-->公司CEO/投资者
自由职业者:确定向往的人生模式-->综合能力-->斜杠青年,多业并行
国企事业单位:锚定岗位,考试求职-->执行能力-->体制内晋升
但不管选择哪条职业发展路径,都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要清楚自己的职业成长阶段,一个是要明白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个人素质冰山模型。
一共有4种职业成长阶段:
-
IDP准备期
选定职业发展方向
制定努力规划
-
能力积累期
积累职场能力和经验
做好软实力的基础储备
-
价值提升期
提升职场核心竞争力
让自己脱颖而出
-
向外影响期
形成个人品牌
对外输出,分享经验
职业成长阶段越往后发展,就越依赖于一个人的软实力。个人素质冰山模型认为,30%的人员素质体现在冰山上层,即知识和技能,而真正影响一个人至深的是70%难以觉察和外显的冰山下层,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个性特质和动机驱动力。而IDP发展课程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提升那70%冰山之下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