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第一章的第三节——实施评价要点。根据课标,实施评价要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选择阅读书目。指定阅读的作品,可以从教材课文节选的长篇作品中选择也可由师生共同商定3~5部作品,学生从中选择一部进行阅读。选择相同作品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交流讨论。自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选择书目,既需要关注书册的语言,也要关注内容。自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应充分发挥师生协商的作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选择营养丰富,能够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和思想发育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中出现的长篇作品节选,其教学价值的一个方面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原典”,经由节选文字的阅读走进整本书的阅读。
二、探索合理阅读门径。整本书阅读的门径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阅读的三个阶段。本书阅读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阅读阶段和反思阶段。准备阶段是对书册内容呈现形式的大致了解,更为关键的是在确定自己有能力阅读这本书的前提下,评估自己的阅读兴趣,作出理智的阅读决定。阅读阶段包括通读和选择重点研读。反思阶段的重点是追问阅读收获,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促进未来阅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二)阅读的一般过程。阅读需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在这一点上整本书阅读跟单篇文章的阅读门径没有区别。 (三)阅读的理论工具,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可以不专门学习文艺理论,但教师心中要有理论,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要符合文本解读的基本理论,或者包含着文学的基本理论。例如,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典型性,由此生发出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概念。有了典型人物的概念基础,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学生更容易辨析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又比如,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萨特提出了“文学介入说”,这增加了学生深度理解鲁迅散文的可能性。
三、梳理整体艺术架构。高中课标明确要求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应更加关注整体梳理,局部精读旨在增加整体阅读的深度,选择精读的局部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贯穿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形成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整体上把握一本书的艺术架构,有助于学生走近其完整的艺术世界,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思考。例如,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最常见的表层结构方式有两类:一是组合式结构,即把在同一历史背景下的众多人物和事件,大体依照时间的推移,组合成总体结构,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和《儒林外史》等。二是单线式结构,即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线索,依照他们的活动次第展开情节,如《西游记》和明末清初大部分才子佳人小说。此外,除了文学类作品的整体架构,阅读学术著作也要关注整体架构,应该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作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学术著作的目标之一是梳理作者的行文逻辑,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的思想方法,为达成这一目标,绘制全书内容的思维导图,应该是适宜的做法。
四、营造良好阅读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应该有以下三种表现:(一)坚持每天阅读。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阅读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二)形成讨论环境。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乐于讨论、交流和分享彼此产生的心得体会。(三)分享阅读经验。这里说的经验既包括“读出了什么”,也包括“怎么读出来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的参与交流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也应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分享。
五、丰富表达交流方式。根据课标,在整本书阅读的表达和交流方面主要提出了三种形式:(一)过程性写作。过程性写作主要是撰写读书笔记和提要,用提纲笔记梳理全书的结构框架,用心得笔记留存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思考,用摘要笔记记录重要信息,建构阅读索引。(二)文学性写作。文学性写作主要指续写、改写和文学创作等。(三)评论性写作。评论性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思辨的习惯,评论的前提是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感觉或印象。教师要在学生写作文学评论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形成观点意识,证据意识以及论述的结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