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教学记录及反思

这一课特别有趣,属于六上三单元阅读策略的单元,所以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有趣。更要根据课前导引完成单元要素的学习。

我让学生找出五上和五下的课本,逐一带着复习每个单元的单元要素,并翻看六年级上册的每个单元要素,和他们总结概括出来阅读方法都有哪些。

接着直接完成任务一,问他们怎么读(浏览后定位到第三段,细读),实战解决读的方法。接着再进行提炼信息(因为是怎么做竹节人,关键词为动词),接着帮着学生梳理步骤(整合词句,分条罗列)。总结方法:筛选,提炼,整合。然后再问现在就完成了任务一么?联系生活,还有材料、工具、注意事项。孩子们都会。

怎么玩,也是同样的方法,孩子们自己就可以完成。

任务二:

还是上节课的方法。这次是让学生聚焦在11到13段,体会构段格式,并朗读,展开想象,并在这一任务中运用了批注——关注写作方法(侧面描写和面的描写)。体会到了乐趣。

任务三:

这一任务,我引导学生复习五年级的创造性复述。并带着学生一起梳理怎么完成写作任务:1,起因经过结果。2,换角度。3,表顺序。4,丰富细节。我带着学生一起用不同符号,勾画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在此基础上想象。孩子的日记特别有趣,有的甚至整合了前面的内容。

这一课,我上的特别满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