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大概是人生中,最美好、最纯真、最洁净的时光了。童年就如冬日暖阳、夏日冰饮、春日鲜花、秋日硕果,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却的记忆。
说起有关于童年回忆的书,最有名的莫过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曾经影响和感动了一代人。
1983年,由《城南旧事》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大陆上映。这部被称为“中国影坛最干净的电影”,收获了无数人的喜爱。电影的主题曲《送别》,更是广为传唱。那优美的词曲,就像拍出这部佳作的导演吴贻弓所说的:沉沉相思、淡淡哀愁,深深打动人心。
《城南旧事》就是在这种沉沉相思和淡淡哀愁中,描绘出童真的清澈和成长的忧伤,更有时代的苦难。
书的作者林海音的本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就是小说里那个古灵精怪惹人怜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生于日本,原籍台湾,成长于北京,后又回归台湾。《城南旧事》里追忆的,就是林海音小时候,在北京胡同里度过的令她朝思暮想的时光。
林海音以自己六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了这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她在书里追忆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欢乐,热情朴实的情谊,还有无法挽留的离别。
正如林海音自己所说:“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读书、做事、结婚、育儿都在那儿,度过金色的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我是多么想念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贯穿《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共有五个小故事。小英子以她童真稚嫩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南老北京的五个人生故事。胡同口的疯女人、草堆里的厚嘴唇叔叔、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以及总是摆弄花草的爸爸。他们都在小英子的人生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英子刚六岁时,在椿树胡同遇见了疯子朋友秀贞。
英子觉得秀贞温柔有趣。她帮秀贞抬东西、晒衣服,秀贞给英子染指甲、扎头发、讲故事。
英子了解到,秀贞是因为心爱的人返乡不归,他们的孩子又在生下之后被丢弃而发了疯的。
英子还发现,她在胡同里结识的另一个小朋友,和她同龄的妞儿,竟然就是秀贞丢失的女儿。
英子激动得把妞儿带去秀贞那里,让她们母女相认。秀贞急 急的带着妞儿去赶火车寻找自己的爱人。
那天英子淋了雨发起了高烧,再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医院。原来,她已经昏迷了十天。迷迷糊糊中,英子似乎还听到了母亲和宋妈的谈话,说秀贞和妞儿都死了,死在了火车的铁轨下。她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想不明白,也无处可问。
太阳依旧升起,英子也搬了新家。大人们说:“从前的事都过去了,英子都会慢慢忘记的”,但是英子在心底默默怀念着两个人,怀念着曾经的椿树胡同。
这是幼小的英子经历的第一场和朋友们的离别。
英子在新家门口的一片高草地里,遇见了一位厚嘴唇叔叔。
厚嘴唇叔叔很和善,他说自己家境贫穷,但有个念书很好的弟弟,他要英子也好好念书。厚嘴唇叔叔跟着英子念起了课文《我们看海去》,他还和英子做了个约定:将来,等他弟弟要坐大轮船去外国念书的时候,他们一起给他送行去,一起去看海。
有一天,英子放学回来,发现胡同里格外热闹,原来抓到了胡同里的贼。英子远远地望着,看见了厚嘴唇叔叔。
英子有点想哭,她曾经有过一个朋友,人家说她是疯子,她却喜欢她。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朋友,人家却说他是坏人。
英子经历了和朋友的又一次离别。
英子家来了位新客人兰姨娘。她是爸爸朋友的姨太太,因为不愿忍受夫家的奚落,离家出走,借住在英子家。
兰姨娘美丽爱笑会打扮,英子很喜欢她。但是英子很快发现,爸爸也喜欢兰姨娘。
英子心疼妈妈,对兰姨娘又恨又怕。她发现兰姨娘对德先叔有好感,就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制造机会。并真的促成了他们。
这一次和兰姨娘的离别让英子想笑又想哭。
第四个从英子的生命里离开的,是家里的奶妈宋妈。打英子有记忆起,宋妈就在林家帮忙了。在英子眼里,她就是自己的家人,照顾着他们兄弟姐妹。
宋妈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小栓子,和英子一样大。女儿叫丫头子,也四岁了。当年生完了丫头子,她就来到林家帮工,四年里再没回去过一次。
宋妈的丈夫被英子称作“黄板儿牙”。他每年都会来两回,每次都是从小毛驴上卸下一大麻袋土特产,然后带走宋妈的一大袋工钱。
宋妈想念她的孩子们,满心欢喜地盼望着“黄板儿牙”带着小栓子来看望她。可等来的消息却是,两年前小栓子就溺水死去了,而丫头子,更是在四年前就被“黄板儿牙”随手送给了一个赶马车的。失掉儿女的宋妈跟丢了魂似的,一下子没了精神。等到冬天,宋妈依依不舍地和孩子们告别,坐上“黄板儿牙”的小毛驴,离他们远去了。
和宋妈的离别,让英子心里尝到了苦涩的滋味。
英子要小学毕业了。她考了第一名,即将代表毕业生上台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辞。这是爸爸希望英子做到的,可当英子真的实现时,爸爸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无法见证了。
同学们为毕业生唱起《送别》。英子哭了,她曾经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可是她现在又是多么害怕成为大人。
毕业典礼结束,英子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在书桌的抽屉里,上了去医院的车子。她看了一眼院子里垂落的夹竹桃,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和爸爸惨痛的离别,让英子一下子长大了!
原来,成长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原来,成长并不都是快乐。
综观全书可以看到,《城南旧事》讲述的是一个清澈的故事。在小英子童真的视角下,生命是那么地纯真、世界是那么地清澈。小英子的眼里没有是与非,也没有功与过。
英子眼里的秀贞不是惹人厌的疯子,只是一个过度思念爱人和孩子的可怜人。英子心里的厚嘴唇叔叔,也不是一个可恨的贼,只是一个想供弟弟好好读书的可怜人罢了。
一片赤诚的英子,让我们看到了成年人的虚伪、偏见和冷漠。
这也是一个成长的故事。成长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因为它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更是精神的蜕变。小说中的五个故事看似毫无关联,却都因为离别串连起来。
一场又一场的离别,让英子曾经快乐的童年,染上了一丝忧愁的色彩。她渐渐看懂了成年人的世界,看懂了人生的悲欢离合,看懂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更是一部苦难的故事。《城南旧事》是英子的故事,也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小人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血泪史,他们在时代的夹缝中苦苦挣扎,令人唏嘘不已。但我们又分明能从英子的眼里看到,他们每一个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林海音用动人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苦难之下的温情。或许,这才是小说最让人动容的地方。人生纵然没有那么美好,但是心中的童心,却时常闪耀着温暖的光芒。有时我们会藏起童心、被迫成长,可最美的童年,最真的童心,却依旧在我们心底,让人生的很多时刻,温暖相随。
英子的童年随着爸爸的离世,结束了。《城南旧事》的故事,到这里也结束了。但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思考,却远远不会结束。
时光最美是童年,人生难得是初心。多年后,遥想童年,我们的心境,或者就如《送别》中所唱: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