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目的是让我们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然后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便于人与人的交际与合作。然后产生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目标都停留在读写算这样一些技能层面。
一、知识迁移
教育的目的是迁移,是要把原理和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实现迁移需要关注三个方面:
(1)搞清楚被教育者的潜概念,是当下教育的前提,需要建立在被教育对象的潜概念基础上互动学习。
(2)了解原理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习不能只是学习操作方法,而是要理解清楚教育目的是希望被教育者学会迁移的能力。
(3)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即对自己认知的认知能力。没有元认知能力,我们就没有对自己认知水平的评估和反思,而元认知能力也是提升学习迁移能力的关键。
怎么
二、专家和一般人的区别
(1)专家具备超强的心理表征。能够发现很多普通人注意不到的信息和模式,具备对于一个领域的心理表征,对一件事情熟练到不需要通过大脑进行刻意思考。
(2)专家对知识学科理解深度远超常人。
(3)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命题,而应该反映应用的情境。
(4)专家能够轻松提取重要内容。
(5)专家不是教师,虽然很熟悉某个领域但未必会教学。
(6)专家应付新情境的能力。
所以,教育需要教会孩子首先学会对知识的组织(串联),然后考虑到情境下知识的提取(应用),最后是如何让提取知识变得自动化(表征)。
学习与迁移的关系包括4个方面(1)从概念到概念的迁移。(2)从学科到学科的迁移。(3)从学年到学年的迁移。(4)从校内到校外的迁移。迁移的效果受制于学生对学科的掌握程度,学习的方法(需要有所输出),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动机。
小心太过情境化的知识和抽象能力之间的平衡。具有街头智慧很难形成学者。
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结构的变化能够改变大脑的功能,不同部位适合不同时段的学习。
三、什么是好的学习环境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学习者的潜知识需要得到重视。
(2)以知识为中心的环境,非常认真对待学生的需要,引导他们理解使知识得到迁移,强调弄懂意义,通过使新信息有意义,要求学生对不清楚知识进行澄清,帮助学生形成元认知。怎样培养对学习的整体理解,打造一个学习场景,将跨学科知识进行串联,系统化传达知识。
(3)以评价为中心的环境,关键原理是评价必须提供反馈的机会,评价内容必须和学习目标一直。两种评价方式:行程性评价,将评价作为过程反馈信息的来源;终结性拼评价评价学生学到什么。
(4)以共同体为中心的环境,考虑到教学对整个班级、整个学校、整个社区、整个城市的影响。
优秀的学习环境是需要把四种环境中心融为一体。
四、总结
重视潜知识、重视元认知、重视知识迁移、重视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