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说: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看过一则社会新闻,说一位单亲爸爸为了照顾孩子辞去了高管职位,全身心照顾孩子17年,甚至这17年连每天的菜都要力求做到不一样,他还专门开设了公众号,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博物馆”,事无巨细地记录孩子的一切,终究把孩子送进了世界名校,他自己也成了“模范爸爸”,屡次登上媒体头条,广受赞誉。
结果呢?他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留学没多久,却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直到那时他才知道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很显著的,而“为你好”有时候更是一种魔咒。
育儿从来都不是家长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双向成长,如果这个过程中孩子出现问题,相比责骂孩子,父母更应该多反思自己,看到自己不足的,甚至可以说是幼稚的一面。
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对 68 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数据显示,中国 0~17 岁儿童中:遭受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 26.6%;遭受情感虐待的发生率为 19.6%;遭受忽视的发生率为 26.0%。
你可以说这个分析不够全面/科学,可以说上面那个案例中孩子自身存在缺陷,但不能否认我们这片土地上家长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小我就有个领悟,人不是仅仅靠时间来长大的。母亲为人很优秀,可让我特别烦恼的是,每当我受挫折时,母亲会对我说:“你将来能混到我们这样就不错了。”
若能回到过去,我最希望的还是母亲能常鼓励还是孩子的我。
就像是轮回,我也成了一个男孩的母亲,似乎也具有母亲的三个特征:
①、很难和他人平等真诚地相处,不是被别人欺负,就是欺负别人。
②总是和他人比较。他们极度渴望关注,金钱和权力。
③会让孩子牺牲自己的未来,来成全一种所谓美满幸福的家庭的假象。
在日常生活我们也会看到,有的人稍微对他(她)好点,就很容易被打动,这都是典型的小时候缺乏爱,长大后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有着错误的认知。于是好女孩总会爱上渣男,就会不断的上演。
父母操纵孩子,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权威,而是因为这些父母没有长大,还在依赖孩子,需要孩子来满足情感需求,可以获得想要的一切,尤其是认可和服从,这种父母就是“长不大的父母”,现象称为“亲子角色颠倒”。
我想,作者是通过亲子问题本身由结果到原因的一个纬度的分析,这有点跟武志红讲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孩类似观点。除了作者讲述的三个特征外,我想中国家长存在问题的原因也有:
一是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于蓝胜于蓝;
二是经济水平发展促使全民重视教育;
三是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危机焦虑感;
四是社会教育的跟风炒作造成比学赶帮超是唯一成才的出路;
五是家长不勇于承认自己的真实水平;
六是家长的成才经历希望孩子重蹈覆辙自己就会成功;
七是学校之间靠分数的竞争机制,光通识见不到实效,靠成绩才有排名。
人如果无法认同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便无法获得幸福。幸福就是学会爱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包括你的相貌、能力和认知。
小孩子可以不了解大人,因为他们没有当过大人,大人没理由不了解小孩,毕竟大人当过小孩。如果成年人始终无法认清自己最真实的模样,明确自己的定位,结果将是整个家庭的不幸。
为了心理补偿,也是以此作为自身成长的动力源泉,我奋力反抗父亲对我的普通人预言,并力争成为一个好爸爸。
在我和儿子不断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意外地也缓解了我和父亲的关系。对于这点,在听了这本《长不大的父母》后,又有新的感悟。
父亲其实也是在不断地成长。在相对更宽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子,今年大一了,思想比我更开放,学习能力更强,我也成了“长不大的父母”。父母只要是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爱与宽容,并肩负起自身不断学习成长的责任,个人在成长,血脉在延续,社会在进步,我觉得也很好。
“这是我的孩子,我要对Ta负责”,这种观念没有错,但如果所谓的“负责”只是为了获得世人的赞许&自己幼儿式的愿望,而不是从孩子真实的需求出发,甚至亲子角色颠倒,不惜牺牲孩子自我实现的机会,这样的“负责”又有多大意义呢?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虽然没能力给我创造最好的条件,但他们让我成为了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或许取决于他的能力,但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则取决于他有没有不勉强自己的心态,取决于他能否告诉自己“现在的我就挺好”,认同自己、宽容他人,这就是幸福。
父母操纵孩子,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权威,恰恰相反,是因为这些父母他们没有长大,还在依赖孩子,他们需要孩子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在孩子那里,他们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尤其是认可和服从,这种父母就是“长不大的父母”,而这种现象,被称为“亲子角色颠倒”。”
的确,当我们经常从孩子视角出发认为对父母的索取有点过于理所当然,其实也要想想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对于孩子的控制是不是也过于天经地义了。
有两个值得尝试的办法,可以应对“这亲子角色颠倒”的问题。
第一是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有自己可以做的选择。谁来承担后果,就是谁的课题。父母只需要在旁评估后果,并且鼓励孩子做出选择。
第二是金伯莉布雷恩的“情感引导”。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能够从思维上辨别,并且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是一种珍贵的能力。
毕竟,我们看到多少成年人,无法分清自己感受的区别,只好笼统称为“不爽”,或者干脆只能用脏话来发泄和表达。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没有好坏,但是至少有名字。
不过可惜我们已经没有机会重新再来了,伤痛已经没有机会去弥补了,只能用时间让它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