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子《论语·先进》
孔子说:“颜回他不是一个有能力帮助于我的人,他对我的话心悦诚服。”
颜回死得很早,30多岁就英年早逝了。如果我自己理解的话,我认为孔子的意思是颜回虽然还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他学习的态度是一流的。稻盛和夫在工作中也倡导“能力将来时”,也就是说不能用现在的能力来看自己的未来,而是用现在的态度来看自己的未来,用能力提高的速度来判断自己的路能走多远。换个角度来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但是态度决定了未来的能力能够提高到多少,也就是学习力到底有多强决定了人的命运。
所谓的三十而立就是让我们不要急,到了三十岁要明白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工作?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志向到底是什么?买房买车不是“而立”,只是像一艘游艇有了一个停泊的港湾,而非有了一个航行的方向。所以以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是第一位的,也就明白了我一生要去哪里。孔子看好颜回,是非常得意的门生,虽然现在能力不够,但未来的颜回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孔子把人的能力排在后面,而学习的态度是孔子特别重视的。
书本很多,知识很多,优秀的公司很多,方法也特别多,但是能够真正把一套思想和方法论记在心里坚定执行的却是寥寥无几。这几天在复看任正非的《以客户为中心》当时华为向美国IBM咨询公司学习,任正非给了40个亿的咨询费,他提出来要削足适履,要主动适应IBM,必须要先僵化,固化,再优化,经历了10年,3000人的离开最后形成了强大的新组织体系。他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咨询公司,但是我们现在学习的只有一个,我们不能将信将疑地学习,否则就是什么都学不会。那些高管提出来说:“难道错误的不能改了吗?”任正非就用这个“僵化、固化、优化”的流程来回答了大家。也就是说,先不管怎么样,不要吹毛求疵,先真心诚意地学习,然后几年以后我们这些流程用下来不顺手再慢慢地优化。最后态度有了,整个组织的能力也就慢慢地形成了。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学生应该有的态度,先把老师教的内容僵化了,虽然用得不是很灵活,但是先用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然后再进行慢慢地优化,如果只走到了第一步、第二步,没有了第三步那也就是半死不活,不能成为张瑞敏提出的“永恒的活火”,要常用常新。但是无论怎么样,我认为心中永远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学生,有刚入校门时候学习的态度,对老师心悦诚服,未来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好将军,好丞相,好领袖。我自己就犯过这样的错误,走上了最远的学习路,学习最远的路就是把自己当成老师一样去学习。未来还如何成长?想要学习真正厉害的本领,我还是先得把自己活成一年级的小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