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赶上了爸妈去山里摘竹笋,才想起,我已经有十年没吃鲜笋了。每次回来要不是没赶上时候,要么就是家里没人去摘。
记忆中的笋切得满满一盆,先洗,后煮再泡,捞起来就伴着新鲜猪肉或者鸭肉一炒,肉油融进笋片里,锁住了笋本身的鲜滋味,柴火灶大伙炖煮,没一会儿一大盆色香味俱全的鲜笋炒肉便可出炉,我们几个孩子早已乖乖端着盛满米饭的碗坐在桌前,等着菜一放下便夹上几大下,豪爽开吃。
其实,从竹笋被摘回家开始,我们便密切关注着厨房的动态,只要肉香味飘出,越来越浓,充分带动我们的嗅觉,勾出我们的饥饿劲儿,那么味觉也就无法坐以待毙,因为味蕾早已蓄势待发。于是,我们便快快备好碗筷,坐享其成。
如今,我每次回家,走的时候都会带走好多笋干,虽然不及新鲜的那么鲜美,但笋味依旧,别有一番风味。不过,笋属湿寒,笋虽鲜,但不宜过多食用。这一点的话,晒笋干而食可以大为减轻其寒湿之气。
除此,还有妈妈种的花生。花生种在了低洼地,一下大雨就被淹泡。所以,大多花生都很瘦弱,一颗颗都是营养不良的模样,剥开里面的果肉都是瘦长,干瘪的。趁着天气,妈妈索性把它们挑出来,煮熟晒干当零食。自家种的粮食,虽少,但确保绿色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