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22 陈夏颖
连续3天读《绘本之力》这本书,今天才真正感受到这本书的作者们对绘本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毫无保留的说,前两天阅读的内容并没有对我产生太大的感触,一些信息是比较显而易见的,或者说在我的意料之内的。然而今天读到的柳田邦男老师讨论的部分,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精神上的共鸣,甚至可以说有些挖心了。书中他谈论的“问题”,可以说是人人都不愿直接面对,却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他考虑绘本的可能性的缘由。他所提到的问题总体来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大人在读绘本时是否深刻的理解了绘本的内容,是否可以感同身受?另一个是大人在人生不同阶段读同一本绘本所获得的感受是否会有大不同?(柳田邦男,2011,p72)。
从今天的阅读中发生的状况看来,我应该是无法坦然的面对死亡这件事,否则不会在看细古亮太医生的故事时会出现无法控制情绪,飙泪的场面。我非常认同故事里细古亮太医生的做法,也很清楚的了解柳田邦男老师想表达的绘本的可能性的意图。说通俗一点,绘本的作用是我们无法完整去评估的(it is difficult to fully evaluate the power of storybooks.),它可以用震撼灵魂的形式去将语言无法细说的事情传达给有需要的人,无论你是还不到可以理解事情的年龄,还是身体有缺陷,还是已经步入花甲之龄的老年人,都可以理解到绘本想传达的信息。这是很多时候用语言,用文字,用影像无法做到的。
这种震撼人心的绘本不是随便可以创作出来的,“当作者心底深处有什么东西在激荡,从那里涌现出了感动,然后用结晶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就是绘本创作”(柳田邦男,2011,p80)。走心的作品,读者是可以感受到的。我很庆幸自己在人生即将步入一半的阶段接触到绘本以及对绘本的深入学习,希望自己将来有幸可以更多的投入到绘本研究和推广中,给孩子的未来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
文中部分内容摘自:
柳田邦男,松居直,河合隼雄(2011)绘本之力。朱自强译。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