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的主要适用对象是处于心理亚健康和健康之间的人群。他们没有明显的精神问题,只是需要了解自己、提升自己,或者仅仅是为了某个突发事件的一时之情绪,前来倾诉、求助。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他们稳定情绪,缓解内外情境的负面影响。当负面影响越来越少时,他们的健康水平就整体右移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10 .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二、心理疏导的对象
心理疏导的对象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人生在世,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事事顺心如意。
自我疏导最大的困难就是“当局者迷”。很多人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正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不信任、不爱惜。对自己无从理解、无从共情,就无从进行自我疏导。
助人疏导要注意需要有足够的共情能力;其次需要把握好尺度。
三、心理疏导的核心理念
用心疏,用理导,疏为先,导为重。
1、用心疏,不堵:
指的是对情绪的疏导,就如洪水一样,不好的情绪不要围堵,比如怒火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后,我们会显得充满戾气,眉眼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攻击性而不自知,很容易被激怒,全身都是“无名火”,想调节都不知从何下手;我们会开始出现各种躯体症状,查不出病因的偏头疼、游走性肌肉疼痛、各种慢性皮肤炎症;我们会无意识地做出“被动攻击”行为,这都是潜意识里自己给自己使绊子。悲伤和沮丧也会因为压抑而累积。长期累积的悲伤可能转化成冷漠和麻木,长期累积的沮丧可能转化成绝望。
那些对待情绪一味采用堵、压、无视等消极处理方式的人,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经常表现得情绪不稳定,或伴有言行冲突,看似“沉稳”实则小动作不断,有时还伴随呼吸轻浅、肩颈僵硬、咬合肌突出等躯体表现。
2、用理导,不纵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遇事不慌乱,有自信与勇气,能够快速全面地调查、总结、分析、比较,从多种行动方案(可能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选出恰当的处理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理性是基于正常思维结果的行为,反之就是非理性。
理性的疏解指向发展、可控、和谐、责任,非理性的宣泄则导向放纵、伤害、自私和短视。
情绪排解有如下集中方式:否认、退行、分裂、升华、重构。
3、原则
疏为先,疏中有导;导为重,有导则疏
先舒缓情绪,引导情绪,从负面情绪向正面情绪转变,从消极应对向积极应对转变,引导当事人更加接纳自我、适应社会、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四、心理疏导的运用原则
1、科学取向+人文关怀
2、接纳情绪+重视理性
3、“消炎止痛”+“保健养生”
4、多重参与+适度隔离
5、助人+自助
相信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暂时受困在当下的情境中,或迷失在当下的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