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读书笔记第四天

我觉得教师是把心理问题错看成了品德问题、纪律问题,这是目前多数教师的习惯思路。

孩子可持续发展最需要的是内在动机。

什么是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意味着我们为了快乐做某事,而不是为了我们能获得什么或完成其他人的目标和期望的结果。”

其实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每天应该琢磨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如何能够把学生带进知识的乐园,让学生真正喜欢自己那一门课,喜欢上学。

我不迁就学生的错误,但也不站在对立面指责或吓唬他们。因为我是教师,不是法官,不是批判家。

强调外部干预,有可能削弱个人的道德内化过程,助长道德表演。煽情,有可能削弱道德教育中的理性和理智成分,助长盲从。靠群体威力,有可能削弱道德的个人主体性,助长随大流。这三条有一个共同点——不需要受教育者独立思考。你照着戒条做就是了,跟着别人一起激动就行了,和集体保持一致就对了。

所以总的说,我们的德育是鼓励学生不动脑筋的德育。

做事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有些事无论对集体是否有利,都不可以做,还有一些事,无论对集体是否有利,都需要做,这样才是一个正直的人。

反思:每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教师想很好地处理学生犯的错,就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这是教师需要一直努力的做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