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179-190
核心素养评价的新路径,针对结果评价的弊端,强调关注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的过程性证据,为促进学习的行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政策依据: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总体改革方向。
那么,过程性评价的价值追求是什么?过程评价的实质是什么?实施过程评价的路劲要点有哪些?
一、为何新课程要强化过程评价?
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
(一)过程评价是对结果评价的重要补充
以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习体验为特点的过程评价应该成为破解“唯分数”结果评价的关键。完整的评价必须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形成对个体学习发展的完整描述和解释。
(二)指向必备品格和价值观的评价需要学习过程的记录
借助能够产生和采集丰富数据的过程评价,可以将传统“不可评”的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变得“可评”。借助过程评价,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表现(如主动承担学习任务情况)、兴趣指向(如自主规划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如学后反思情况)等行为证据系统汇总,则可以实现对学生真实学习品格表现的动态监测和全面评估。将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变得真实可评。
(三)运用过程评价所产生的信息能够优化教学和学习
首先,有利于精准诊断个体的学习状态。其次,强化过程评价有利于明确改进教学和学习的方向。
二、过程评价究竟是什么?
过程评价以学习过程为场域,以形成性为导向,以素养发展为目的,蕴含了促进学习的评价观,是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一)以学习过程为场域,汇集丰富的评价信息
(二)以形成性为导向,体现“以评促学”理念
杜威的“教育即生长”观点强调学生的发展产生于教育过程,学生所体验的一系列生活经验就是教育的目的。过程评价是在特定环境中对学生学习表现的个性化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一形成性为导向,重点在于改进,体现了“以评促学”的理念。
(三)以发展素养为旨归,兼顾认知与非认知表现
过程性评价通过反映学生在过程阶段中的认知水平,帮助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改进学生的认知表现。对非认知因素的过程评价往往需要借助认知表现进行推论,主要体现在必备品格和价值观。
三、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过程评价
强化过程评价应从评什么、谁来评以及如何评等方面开展以评促学的实践。具体为:
(一)目标素养化:关注深度学习,注重素养内容
(二)主体多元化:扩展评价的参与主体,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三)方式多样化: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工具,积极探索
边记录边思考:
单元后的拓展阅读有四分之三来自译本,推断出目前国外类似的案例可能比较多。其实,大家细想,无论是站在老师还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过程性评价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吗?有的。
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会关注孩子的听课状态、一定会关注课堂上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某个内容的学习反馈,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生活中,家长一定关注孩子在家完成作业的状态、表情等,意在经历这样的过程,更多的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如何,跟得上吗?只是有的家长确实在结果性评价的结果出来时过于激进了些。关注过程一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