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学习情境化的共同特征,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实现知识、情境和学习者经验的相互作用。课程方案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为何强调情境学习?如何正确理解新课程中的情境学习?情境学习如何实施?
一、新课程为何强调情境学习?
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强调情境学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学习“去情境”的困境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情境学习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一)学校学习“去情境化”遇到的问题
有效的教学过程要经历“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的历程。情境化阶段主要是以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去情境化阶段则帮助学生以抽象思维建立起学科知识间的关联,再情境化阶段则以真实的任务情境,指向知识的迁移和具体运用。去情境的沼泽,主要表征为:
第一,在“学什么”层面,过于强调知识的抽象性、客观性和普遍性,忽视了知识生产所需的情境、资源、背景等因素;
第二,在“怎么学”层面,重复操练、死记硬背成为去情境化学习方式的重要表征,忽视了探究性、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三,在“谁在学”层面,忽视了学习者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学习者的“身份”等社会性问题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情境就是与人互动的环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情境学习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情境学习在素养时代具备了新的价值意蕴。
其一,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蕴含了情境学习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需求所必须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品格或能力,唯有在具体的情境中稳定地表现才堪称“素养”。
其二,情境学习是培养核心素颜的重要路径。
情境学习不仅强调知识及其产生的具体情境,而且倡导理论与实践(活动、任务)相统一的学习方式,更关注个体的主体性与社会性问题,能够启迪我们寻找人类学习的真谛,反思长期以来浅表学习的弊端,为传统课堂模式的革新提供新的理论方法。
二、如何正确理解新课程中的情境学习?
情境学习不仅是一种教育价值观和课程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
(一)情境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李吉林情境课程五大操作要义: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这里的“情”指“有感情”;“境”指“有境界”,并非指实际生活,不是事实真实的情景。新课程建构的情境学习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实现知识、情境和学习者经验的相互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其一,针对学习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情境学习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其二,针对学习方式僵化的问题,情境学习强调探究性、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其三,针对学习者社会性缺失问题,情境性学习强调实践共同体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情境学习是先进的学习方式
基于理念的情境学习,有助于发掘学习者面临的认知与社会处境,以及拓展学习方式创设诸多可能,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三、新课程背景下情境学习如何实施?
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将学习内容情境化、任务化、问题化。
第二,推动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学习方式变革。
第三,倡导学习者基于学习共同体展开社会性互助。
综合来看,情境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创造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积极地学习、探索和应用知识。
边记录边思考:
今日之学生,明日之公民。学生需要远不止四基,还需要四能;但四能的培养离不开四基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