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实践要义,明确了目标与教、学、评之间的应有关系。既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观念,也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技术。
一、“教-学-评”从何而来?
(一)聚焦标准落地的一致性研究
为什么会成为热点:一是对“课程何以专业化”的理论探索,二是世界各国都在追求质量旗帜下做“好课程如何得到好结果”的实践努力。
(二)指向课程、教学、评价相吻合的一致性研究
一致性是指“两种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吻合程度,即事物各个部分或要素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指向对同一概念的理解。
新课标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将正式课程转化为学生体验课程的过程,而“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转化的关键技术,强调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价之间的相互回应。
二、如何理解“教-学-评”一致性
双重内涵:其一,从课程视角来看,涉及“课程标准--教学--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其二,从教学视角来看,是指围绕学习目标来实现“教学--学习--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从教学视角来分析其内涵和定位。
(一)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
结合韦伯等人对一致性的理解,将“教--学--评”一致性定义为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的程度。对课堂教学而言,“目标-教-学-评”一致性中的“目标”是指学生的学习目标,“教”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的指导活动,“学”是指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评”是指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以监测学生的目标达成。
“教-学-评”一致性包括在目标指引下的三种含义:“学——教”一致性;“教——评”一致性;“评——学”一致性。
(二)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评”一致性的新定位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定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路径支持;第二,为新时代的课程改革创新实践提供专业规范;第三,将学习中心理念转化为学习实践。
三、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之所以能够“一致”,是因为教学、学习与评价共享了学习目标,而新课程的育人理念、新课标的质量要求就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目标中。理念落实要做好两件事: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原理。
(一)课堂教学设计如何遵循“教-学-评”一致性?
关键技术是“逆向设计”,三步走:一是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二是开发匹配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三是安排嵌入评价任务的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过程如何遵循“教-学-评”一致性?
关键技术是评价信息的处理。课堂是一个信息的世界,学习信息丰富而复杂。从专业化的角度来看,一名成熟教师与一名新手教师的分水岭并不是教龄的长短,而在于他是不是能够催生、发现、研判、处理学习信息。
边记录边思考:
12月13日一节年轻老师认识钟表的课堂上老师设计了“补齐钟面上掉落数字”的情境,12月14日刘德武老师认识时间的课堂上设计了“给用粉笔、绳子画出来的圆形钟面添上数字”的环节,同样的初心——认识钟面的组成,不同的操作——贴后的我问你答与我听你说,使得课堂上有了不同的呈现——我教你做,我听你说。很是赞成宜宾韩校长谈到的这个内容——听大咖上课,学理念很重要。学生需要日积月累的四基促进四能的发展,老师更是需要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才能够实现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自如的催生、发现、研判、处理学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