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助力学习——读《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

今天是2023年1月2日。在过去的2022年,我阅读了不少书,写了不少笔记。虽然我说不出这些书对自己有什么具体的影响,但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能持续不断地阅读,眼界不知不觉间就打开了,便有了诗和远方。

2022年,从7月份开始,我开启了"跟小尘老师一起读吧"活动,每一天的任务并不多,只需要阅读一页的书,完成100字的阅读感悟。挑战任务不难,但一天不落持续地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过去的一个月,也是我们第6期,只有10位老师完成了挑战。

值得欣慰的是,每一期我都能完成。既然想做,想坚持做,就让这份坚持有点时间复利。怎么做才能让这份坚持有时间复利呢?以我的经验及阅读所得,能够在一个领域上深钻,进行主题式、专题式阅读,效果是比较好的。

去年我们申请了一个省级课题——《“预·思·评”三部一体,构建小学数学“合作共学”课堂的实践研究》,预习、反思和评价是本课题的三个抓手。预习我们团队做得非常好,不管是利用学习单还是利用课本进行预习,都有非常细致的指导,也有不少指导视频和图片。去年末,我们还聚焦了提问策略,让预习更有深度。

反思和评价也是课题的重中之重,关于反思和评价我一直在做,也有收集一部分资料,心想着2023年上半年,争取能提炼出一篇有价值的文稿。基于此,我准备把新年第1个月的阅读主题定在反思与评价,重点阅读一些相关的论文。这样既可以了解论文的基本结构,也可以结合文中观点和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与提升。


阅读文献:

[1]董慧.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J]. 华夏教师, 2019(12):1.


我见:

一、引导小学生反思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知识生成是指小学生理解与内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生成过程是要求小学生反思自己是通过何种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的。

二、引导小学生反思数学探究的行为习惯

每个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行为习惯都有所不同,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但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样会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引导小学生反思个人学习情感的变化

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深化与普及,小学数学教师已经不再只关注小学生的智力成长,而是会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两个层面综合分析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化。其中,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所持有的个人情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我思:

这篇论文整体结构并不复杂。

开头简单论述,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接着从反思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反思数学探究的行为习惯,反思个人学习情感的变化,三个方面,对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反思进行策略阐述。每一点都有一段论述,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最后是简单总结。

反思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这一点我有类似却不一样的做法。关于知识的反思,我重点聚焦学生的错题分析。错题分析主要有这么几个部分:问题、错解、分析(当时为什么会解答错误?是怎么想的?如何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解答方法分析)、正解。

让学生把错解列出来,除了让学生自己自我反思,也是为了我帮他综合分析,用心把脉积累素材。同样是错,但不同的学生因为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不同,会呈现不同的错误。所以错题分析是学生反思的呈现,也是教师研究的素材。

反思数学探究的行为习惯,作者重点用了小组学习例子来阐释。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我们一般教学方式。在这一点上,我做的也比较多,主要是学生写的共学笔记。当然学生不止反思自己的探究习惯,还会反思其他同学的学习及和做状况,以及该如何改进。

反思个人学习情感的变化,这一点在共学笔记和日常记录中也会有一些呈现。

读别人的文字,思考自己的生活。今天先读到这边,明天继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