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王为老师组织的《非暴力沟通》读书会第一次课程。成人的时间很多时候不属于自己,到场的四位家长也有两位是请假过来的......听着大家的交流,我愈发分外珍惜这学习的缘分了。
第一课,几个重要的收获在此做以记录。
《前言》
1.今天的学习,以第一位学员自我介绍开始,她的介绍完毕后,指定下一位学员继续,而被指定者在自我介绍前,要先以“我听到你说......”为始,将自己刚听到的上一位学员的介绍复述一遍,以此类推。为了不遗漏,大家拿着自己的小本儿,沙沙地记录着叙述者的话语。此时,王伟老师提醒大家:沟通交流中,不只是记录对方说的,而应观察对方的表情、体会语气语言,进而感知叙述者的情绪情意,这是一个综合的交流过程。
我的体会【倾听】:交流过程中倾听很重要,同时用心观察和理解对方的心意,我们会收获更多真实的体会。倾听的过程中,思考对方话语背后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观点和立场我们或许认同、或许相歧,重要的是先理解,进而寻求策略、方法,以平和的心态趋于共识。
2.两两一组,三分钟内在粉色卡片中找一个近期自己经历的事件中的收获,同时在蓝色卡片中找到这份收获对自己情绪的说明,把这个事件说给对方听。我的伙伴找到的是“亲密”粉卡,她的收获是“兴奋”蓝卡。交流完毕后,王为老师请大家陈述在倾听对方叙述时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我谈到和伙伴很共情,想到了自己和孩子曾经也有类似的经历......老师提醒:倾听时,我们的大脑会展开很多联想,甚至跳跃式的预判对方的进度、结果。
我的体会【需求和策略】:我们的生活中,对自己有很多“应该”的要求或命令,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内在地分裂与不满。倾听中,避免评判、贴标签,耐心地倾听过程,是理解对方的前提。我想有时自己和女儿交流时,会觉得她说的太多、太琐碎,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此时就会着急打断女儿,让她说重点——这背后自己的需求是,时间有限,还有自己要安排的事情,这是我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交流前寻找一个策略,让女儿能够安心的表达,也让自己能够认真耐心的听她叙述。这将促进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3.暴力何起?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
我的体会【理解】: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1.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第一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由于施者的给予既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羞愧,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受着获得馈赠,却不会有心理负担。
我的体会【乐于互助】:有意识的使用语言,坦诚地表达自己,又尊重和倾听他人。联想到这两天和身边朋友交流日常锻炼身体的方法,自己全情投入,没有期许、不求回报,那份满足和愉悦感是无与伦比的幸福体验。
2.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不评判或评估;表达感受;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具体的请求。
我的体会【觉察】:觉察对方也觉察自己,建立彼此平等的连接。
3.看见比表扬更重要。
我的体会【坦诚】:在和孩子的交流中,鼓励表扬式教育是流行的做法。但是,“你真棒!”的表达或许有些敷衍和范范......把自己看见的、孩子做到的事情说出来,本身即是一种尊重,这比一句简单的表扬更真切、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