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长梧封人[1]问子牢[2]曰:“君为政焉勿卤莽[3],治民焉勿灭裂[4]。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5]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6],深其耕而熟耰[7]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飧。”
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减其情,亡其神,以众为[8]。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9]疥痈,内热溲膏是也。”
(《庄子·则阳》)
【注释】
[1]长梧封人:长梧地方守封疆的人。
[2]子牢:即琴牢,孔子弟子。
[3]卤莽:即粗鲁,浅耕疏种。
[4]灭裂:谓断其草。与“卤莽”合称“卤莽灭裂”。
[5]芸:通“耘”,除草。
[6]变齐:齐,通“剂”,原指调味品。变齐,引申为改变方法。
[7]耰:锄。
[8]以众为:谓无所不为。
[9]漂疽:漂通“瘭”。漂疽即瘭疽。病名,多指指头化脓肿痛之病。
【解读】
长梧封人认为,为政治民,必须像耕种一样,不得卤莽灭裂,否则必获其报。
庄子由此而联想到许多人的“治形”“理心”大成问题。其欲恶的生长,如芦苇蒹葭初萌,而后滋蔓一样,开始时尚可扶助形体,而后却损伤正性。
情欲的危害奔溃漏发,不择处所。精神既散,形气随亡,内外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