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解是改变的前提。无论孩子还是父母,只有我们被深深地看到、被理解到,才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
2 一个人只有曾经经历过被另一个人亲密地对待,被另一个人很好地爱着、很好地理解着,才能真正地明白,这种亲密、安全的依赖是怎样的状态,才能用这样的状态与其他人交往。
3 感受永远不会因为遭到禁止而消失,它只会被扭曲,并且以异常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4 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长时间得不到成人的回应,会激活婴幼儿的压力应激系统,影响其大脑发育。所以,温暖、积极、稳定的互动能够对孩子的大脑发育起到关键作用。
5 当成人能透过孩子外在的语言和行为,针对孩子表现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去倾听孩子,设身处地理解他们时,孩子就会感觉到安全与满足,从而安心地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
6 不管是否认同孩子的观点,你都要承认孩子的感受。感受没有对错,都应该被接纳。
7 不要急于试图把痛苦从孩子身边赶走,要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该面对的就去面对。重要的是,你要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在他经历痛苦的时候,你永远与他同在。
8 0~6岁的孩子,大脑发育是从右脑过渡到左脑的。右脑是感性的脑,负责直觉、情感、图形知觉等;左脑是理性的脑,负责语言、逻辑分析、推理、抽象等。所以,孩子更善于接受感性的、有趣的信息,而不太善于接受语言、逻辑类信息。只要孩子的情绪没有升级到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都可以用他们能理解的、感性的、有趣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情绪和需要的理解。
9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和止哭,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和接纳他们。
10 不要急于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在孩子没有向你发出邀请以前,最好的共情就是默默地倾听和陪伴,让孩子可以安心地经历他的情绪。每一个情绪都有它的意义所在,每一次负面的情绪经历都是孩子成长的良机。要直面失去,首先要感受失去带来的悲伤;要战胜挫败,首先要体验挫败带来的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