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掉在地上的那个》
2岁9个月的喆喆,近期频频出现不同的敏感期,经常让教师不知所措。
一天下午吃加餐的时候,喆喆碗里的一小块红薯掉到地上了,喆喆焦虑地让老师帮助捡起来,并且还坚持要吃。新来的老师耐心地反复告诉他:“宝贝,你碗里还有好多,掉地上的不卫生,不能吃了。”但仍坚持要掉在地上的那片,根本不听,也不看碗里还有的红薯,并且大哭。老师越是耐心地解释,喆喆越是大哭,边哭边说:“我要掉的那个,我就要掉在地上的那个。”
新老师无助地看着,不知如何是好。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我蹲在喆喆旁边说:“宝贝你的红薯掉了,你很难过是吗?”喆边哭边点头。“老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想要掉的红薯是吗?”“是的,是的。”喆喆边哭边说。“老师知道喆难受。”“我难受,我难受。”喆喆的话不再强调红薯。“老师知道喆喆难受。”我反复地与喆喆这样重复对话,焦虑的喆喆逐渐平静下来,哭声小了,仍有些抽泣。抽泣地喆喆开始吃碗里的红薯。
许多时候,对儿童,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要理解便足矣。
孙瑞雪: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执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未到3岁就提前进入这一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