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你的选择不是选择A或选择B,事实上是选择你对待现实的态度。
2.选择以自由为前提。
自由意味着你能做自己想做或认为正确的事情。自由意味着自主权,与之相反的是约束和强迫。
3.选择也意味着责任。
负责就是接受自己行为的后果。
负责地生活,意味着充分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4.关键困境往往是在两极之间做出选择:
一方面是表现友好、顺从社会、遵守习俗、跟随大众。
另一方面是坚持自己、真诚、诚实、率直、负责。
5.关于决定的四种理论:
罗洛·梅:愿望是对某种行为或状态的可能性的想象;而意志是个人管理自己以实现目标的能力。
重大决定是愿望和意志相结合的产物:
•愿望的形成:觉察和感知自己的变化。
•将愿望转化为意志:意识到自己的目标。
•将意志转变为决定和责任。
6.奥托·兰克:关于决定的问题首先源于缺乏意志力。
意志的发展经历三阶段:
•反向意志阶段,个体与他人意志相对立。
•正向意志阶段,个体愿意并真正接纳他们必须做的事情。
•创造性意志阶段,个体许下自己的愿望,并调动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
7.麦奎利:做决定不仅仅是自我扩展,它也是一种放弃。每一个支持某种事物的选择,同时也是排除其他事物的选择。
你必须首先学会说“不”,然后才能说“是”。
8.雅斯贝尔斯:决定往往是在某种自发情境下做出的,是生命本身在选择。
关键是能耐心等待,能长久忍受模棱两可或两难的局面,直到答案自行呈现。
9.核心自我的理论:
先有一个自我,然后依据这个自我做出选择和决定,因此,这些决定是已然存在的自我的逻辑延伸。
自我是一个人对自身特征,以及对他与别人和世界的关系特征的感知,包括附加在这些感知之上的价值。
10.关系自我的理论:
一个人先做出选择,然后被这个选择所塑造,因此,个体成为什么样的人,实际上是其做出或无法做出的决定的结果。
真正被选择的是我们自己。
自我是个体通过选择及其后果所形成的,基本信念也是作为个体解决危机和困境的方案而逐渐获得的。
一行精华:
你的选择,是选择你对待现实的态度。
选择以自由为前提。选择也意味着责任。
核心自我理论:决定是自我的逻辑延伸。
关系自我理论:自我是通过选择形成的。
触动,反思,改变:
当我们做出选择和决定时,我们的内心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是被动地依照过去所形成的自我,惯性地进行逻辑延伸而形成决定?
还是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意志,去决定选择什么,或不选择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两者的差别。事实上,我们自己放弃了主动改变自己的机会。
但是,幸好,我们还有新的机会。只要开始认识到两种自我的不同,我们就能从每一次选择中,真切地感受到细微而具体的差别,这些会推动我们形成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