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何处
王羲之创造书法奇迹后,江西出现了一个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认为,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的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他的言辞非常的通俗,但民众在轰动不在乎通俗,于是他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直到苏东坡才发现陶渊明的光彩,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
然而田园不是终点,自耕自食的田园生活,远离了尘市恶浊。但在日趋穷困的境遇下,唯一珍贵的财富就是理想的权利。于是,《桃花源记》由此诞生。设计了不可再度寻找的结尾,就体现了陶渊明在守藏理想时有一种近似洁癖的冷然。
陶渊明告诉一切实用主义者:理想的蓝图,不是可以随脚出入的。在信仰层面上,它永远在;在实用层面上,它不可逆。
李白:圣殿边冻僵的豹子
唐代文学圣殿边冻僵的豹子远远不止一只,但也因为这些冻僵的豹子山显得更高了,圣殿也更神圣了。但对豹子本身有些残酷。
唐代文学圣殿边的冻僵,都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这场寒流就是“安史之乱”。
巨大的政治乱局中,最痛苦的是百姓,最狼狈的是诗人。其中,李白身上体现的最明显。
李白对天下万物保持着一种“天真的惊讶,陌生的距离”。这种气韵是它可以在诗歌的天地中惊艳千里,但遇到政治就麻烦了,这些都成了负面障碍。
痛恨安史之乱,想要平叛,结果却卷入了反叛之列上了贼船,最后被流放,朝廷大赦天下,李白终于回来,在江船上写了那首所有的中国人都为朗诵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如此沉重。但令人痛心的是,天下大量痴迷他诗歌的人不想救他,但不管怎样喊杀,李白永远不朽。
李白永远不朽,他就是圣殿边冻僵的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