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匀 张宇祥
2023年度综合考核落下帷幕,特别是县(市)实施的年度综合考核,由政治素质考察、高质量考核(推动高质量、服务高质量)、党建成效考核、满意度评价四部分组成,分值分别为40分、100分、40分、20分。虽然较2022年度改进完善了不少,然而在考核实施过程中仍发现一些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
从方案制定看,一是镇(乡、街道)分2类(5个街道为Ⅰ类、4个镇和1个乡为Ⅱ类)较为合理,但市直部门分类还有待仔细甄别、再优化归类。二是市直部门涉及推动高质量考核和服务高质量考核的分值比率为7:3,讲得太笼统,只适用于经济管理、社会管理部门,用在有推动高质量考核的党群部门、人民团体等不太恰当。三是各领域考核指标仍需再精减、再优化,让其更可操作、更好评价、更有实效。四是满意度评价中市直部门服务对象选取的样本量太少,以及“由谁测评”讲得不一致,应由考核组一并开展满意度测评。
从考核操作看,一是开展年终实地考核培训时,市考核办和领域考核办的资料各自发放,造成考核组成员手捧一大堆资料而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应由市考核办提前收集领域考核办培训资料,汇总编排好目录、页码,胶装成一本《年终考核工作手册》,培训会上发给大家。二是一个考核组考核同一个类别的单位,较2022年度有很大的进步,实现了一把尺子量到底,但每组考核成员较2022年度少,造成考核组成员任务过重,十分辛苦,应在下年度合理增加考核人手。三是年终实地考核工作与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考核工作分开实施不好,应一同开展,以免造成多头考核;应在元旦节后第一周开展实地考核比较合适。四是考核镇(乡、街道)的“满意度评价表”应在表头标注镇(乡、街道)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基层群众、村干部、社区干部,让参加测评人员勾选,2022年度这样做了,而2023年度没有这样做,不便于结果统计;市直部门满意度评价的服务对象选取样本量太少,仅10家单位,应在下年度增加至20家单位,才更有说服力。五是实地考核结束后,各组考核资料统一交到市考核办,再由考核办分发给领域考核办,这不尽合理,应通知考核组直接将各领域考核资料分别交给该领域考核办,市考核办只收考核电子版资料和满意度评价资料。
从结果统计看,一是年度综合考核中应先以百制计算各组成部分及其分值构成的得分,并用四舍五入公式给各得分保留两位小数,再按权重折算出各组成部分的得分,最后合成单位的综合考核总得分,这样比较直观易懂,避免小数点后有隐藏看不到的数字。二是领导评价中四家班子主要领导评价取其4个的平均值,不够合理,应当取党政主要领导占60%(书记占30%、市长占30%)、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占40%(人大主任占20%、政协主席占20%)更为合理,因工作关系党政主要领导对各单位接触更多,了解情况更全面。三是满意度评价中应以百分制算出“两代表一委员”评价、服务对象评价、考核对象互评得分,再按权重算出满意度评价百分制得分、同类别排名,最后再按20分分值折算出单位的满意度评价得分;其它板块算法如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