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你,照见我,遇见他》
——五年热线总结表彰会发言
河南 张志华
在阴云密布的疫情期间的春天起航,经过五年的跋涉,倏忽间,我们已经来到硕果飘香的清秋。这五年的热线时光,像一串被温暖串联的脚印。从最初的忐忑备考、线上考核,到柴老师一次次督导时的点拨,再到中心组织的各种学习讲座,共读那些细碎的积累,都成了后来接住热线的底气。在这里,听见了你——来访,照见了我——自己,遇见了他——大家。真的非常感恩遇见,感谢大家的陪伴。
疫情期间接听的电话不算多,却记得每一次听筒里的呼吸——有焦灼,有哽咽,也有被安抚后的平静。那些时刻让我明白,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更难忘的是,个人遭遇意外的至暗时刻,是中心的伙伴们递来的光。尤其难忘柴老师、红柳老师、夏荷老师、李楠老师工作中及时回应和帮扶,那份默默的支持,不仅让我找回了站起的勇气,有了一种组织的归属感,更让我懂得:我们在治愈他人时,也在被这份职业温柔托举。
如今再回望,那些接听过的热线、获得的成长、感受到的归属感,早已成了生命里最亮的底色。
回顾这五年的活动经历,我总结有三点: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平心和气——与优秀同行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热心情驻——向专业进发
[if !supportLists]三、[endif]恒心践行——和实践携手
真心祝愿并期待我们再相遇,重出发!
[if !supportLists]四、[endif]平心和气——与优秀同行
虽说学习心理学已经有不少年头,上师范时的心理学成绩也算遥遥领先于其他同学,惹得同学都想在考试时和我同座。但真正深入学习和实践,并不是很多。尤其是以前由于时间和工作的原因,参加学习活动只是作为一种工作之余的爱好进行。并没有真正系统投入过多是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的学习。这次能有幸与我们安阳业内行家里手共学共研,自己能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去聆听,去体察,去感悟,感觉幸甚至哉!
[if !supportLists]五、[endif]热心情驻——向专业进发
对于学习心理学,自己的心态原本一直处在浅尝辄止的地步。但眼见身边有需求的人越来越多,而自己还只停留在空有一腔想揽瓷器活的热情,却无金刚钻的处境。所谓术业有专攻。为了更好的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在身边心理学友的热心影响和引领下,我感觉浸泡在我们这个团体,成长是一定的。
好庆幸自己能分在第一组。因为作为资历最浅的新手,能有幸与行业资深咨询师,活动的策划引领人、为每次活动殚精竭虑的核心老师红柳同组,能有幸和年龄不大,但功力却不浅,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咨询新秀,本次活动的大班长红宇同班,更庆幸我们有一个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组长斌霞老师做我们的领头羊。无论是我们的小组课题研究讨论,还是大组的汇报交流,每次都能有新的碰撞和长进。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四次的讨论,四次的出发,都让我在想专业的方向进发,我愿意用一颗热心永远向着明亮那方迈进。
[if !supportLists]六、[endif]恒心践行——和实践携手
由于对于这样的活动,大家都是第一次做,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有畏难,不解,纠结,无从下手的情绪。尤其是我作为一个菜鸟级新手,每每看到大咖老师们那一次次专业的分享,一个个手到擒来的技术,听到那一个个专业的词汇和一套套精深的理论,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初级了。罗振宇说过:没有任何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行动本身就是方法。
在第四次案例讨论活动中,我们一组组长朱斌霞老师就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鼓励,我在讨论会上,做了第一次汇报交流,也算是迈开了实践的步伐。
活动中大家在做中学,学中做。正如我们的活动带领老师司秀玲老师所说:要参与进来,要勇于讨论,发表看法。的确是这样,参与就是成长,参加就有收获。
期待与大家围坐畅谈,让这些带着温度的故事,继续生长。
相信,学习安顿身心,共研丰盈人生。
真心祝愿并期待我们再相遇,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