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友《闽西:客家神话》从长汀的古城门到上杭的瓦子街,从武平中山的百姓镇到岩前的狮岩,从冠豸山的江左风流到培田村的秀才街,还有永定的土楼王子振成楼,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客家的迁徙、分布以及客家独特的文化传承。
柴静《山西,山西》以儿时生机勃勃的山村风景来反衬如今因大规模开发而导致恶化的生态环境,兼有报告文学的尖锐和女性散文的细腻。如写儿时上学,“穿过枣树、石榴和大槐树,绕过大狗,我穿着奶黄色棉袄,像胖胖的一粒花生米”;写山西那边特有的天气,“天蓝得不知所终,头顶肥大松软的白云”;写黄土高原的雨,“雨在后边追,卷着痛痛快快的土腥气扑过来”;写故乡老井边生机勃勃的景象,“井口都是青苔,透明的小水洼里来喝水的蜜蜂,小脚颤抖着轻沾水面”。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夸张比喻都很见功力。
王剑冰《郏县三苏园》以古茶道始,以请吃茶终,写景抒情都在不经意间信笔随意,三苏坟边普通的野草能看出灵气,三苏园附近普通的村名能联想到词牌,驾轻就熟的语言,圆熟灵巧的构思,一如既往。
王剑冰的散文就夹徐虹的《花辞树》和葛水平的《炕是诱人老死的饵》两篇散文之间,而这两篇散文在《2012中国年度散文》中已经出现过,不知先生发现后会作何感想。
红孩《大雁情》回忆引导作者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几位老师或编辑,叙事很有条理,我个人认为文章没有亮点,也没有泪点,最后的点题也没能揭示题眼中的意象。若删繁就简,把聚光灯对着刘延老师一个人,那效果可能就会好多了。
周同宾《1973年的一次下乡》通过三个干部下乡调查农村教育现状,着重写了一个文革怪胎老李,动辄用左的眼镜看人说事,唯恐天下不乱,和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老张,务实,讲策略。时代氛围很浓厚,尤其是住店和捉虱子的细节令人难忘,修自行车付钱的细节似乎有误,我印象中那个年代好像还没有一角钱的硬币。
乔叶《对话,有关椰子和椰树》如题,对话是形式,椰子和椰树是主体内容。从海口到文昌,从万泉河到博鳌,从潭门镇到三亚,一路吃过去,一路聊过去,人和椰子的关系也层层递进,“椰子也和人一样,睡了一夜,精神就会更好”,“人和椰子是互相照顾的关系”,“椰树,就是海南这方水土的人”,很写实,很感性,几乎是白描,几乎不加任何修饰,几乎没用什么技巧,像是一篇椰子赋,它就是那么引人入胜。
鲍尔吉·原野《从天空到大地》有天马行空的狂野和飘逸,写面包,“所有面包都像哈哈大笑的胖子”,“面包里也有阳光的格调,源于太阳对麦子的赞许”;写梦,“梦粘稠”,“我被梦绑架了”;写夜空,“月亮是天上有树的圆窗”,“星星一跃上天,白茫茫的露水是它起跳甩下来的汗滴”;写火和光,炉膛里“橘色的短火苗如冲锋的战士,抱住锅底的长火苗像一朵火玉兰”,“萤火虫从河面抱团而过,水纹轻如唇启”。看来,散文家不仅要有诗人的气质,还要有一颗童心。
尹汉胤《凝固的记忆》重点记述其父尹瘦石在重庆与柳亚子的重逢和为毛泽东画像的经历,突出表现柳亚子的谦逊热情和毛泽东的平易近人。叙述有序,详略得当,抒情和议论也比较节制。
胡亚才《古兰书屋》从湮没五十余年的一块青石碑重见天日引出一段回忆,追叙其曾祖父和陶阿訇等先贤在故乡石佛镇创办回民学校之事,以及胡氏回汉两家四代人亲如手足守望相助的友情,百年风云,仿佛在读一段传奇。
迟子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对三四十年前大兴安岭小镇人家年味的回味,猪挨宰的嗷嗷叫唤总是和着缝纫机的嗒嗒声,做鱼不剁头尾是为了有头有尾,还有糊灯笼写对联买年画等等,年味十足。结尾一段连用七个“怀念”组成排比,然后点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摘自2021.12.9.~12.11.日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