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思考:
企业的压力从何而来?
压力来自于方方面面,最主要来自于业绩能否持续增长 、外界的竞争、各种风险因素
个人的压力从何说起?
境随心转,将压力变为动力。做时间的朋友。
你赚到做了吗?每一个“做”稳赚不赔了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直在路上,在于一个修字
金句:一个人的收获成就境随心转,心想到就做到,自然心想事成。
转书友思考:
个人,企业的压力从何而来?
与其说压力来自外部环境,其实根源来自于自己与企业领导人,境随心转,领导人的精气神,状态,聚焦投入建设企业的笃定人格魅力,每一次危机即是商机,发现企业核心人才的机会,行在大道之路上,得失都是最好的安排。
你赚到做了吗?每一个“做”稳赚不赔了吗?
自己心态决定的赚与赔,看起来亏了可能就是赚了,看起来赚了,可能又是亏了,没有亏哪有赚时的幸福感,成就感呢,都是当下最好的安排。
金句:一个人的收获成就境随心转,心想到就做到,自然心想事成。
这一章是关于企业的修炼,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现实生活中看到很多企业以为一起搞户外活动、一起游山玩水、唱歌跑舞,以为这就是团队建设,算是一种企业文化。其实企业的文化就是一种用心踏实、真抓实干,劲往一处使,共同完成使命目标的过程。
其中关于创新的观念很独特。所谓创新,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好分内之事,创新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
关于传承,做到对人的信任、托举、保护、鼓励。
一个企业组职也要做到 身、口、意一致,戒骄戒躁,境随心转,方能心想事成
二、重点划线部份:
>> 仔细检查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有几件是从内心深处出发,所想、所感、所说、所做全然一致的?如果不少,恭贺你;如果不多,辛苦你了,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顺便提醒一下,率性、任性、目中无人和“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等都不是“真”,千万别弄错了。
>> 我还看到,凡不真的时候,都“事虚”“行浅”,做事根本没力道,弄不出什么名堂。
>> 玩真的,一定成;还不成,必然是“不够真”。
>> 玩真的,一定成;还不成,必然是“不够真”。
>> 那些最终能无憾而得圆满者,多半都是摆地摊和跑江湖的双料状元。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用心重于用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我所看到的是,传承这件大事超越了一切规矩,不是可以用“脑”办到的,必须用“心”才行,唯有用“心”,才能“以心传心”。值得一问的是,芸芸众生,有对待下属和孩子,我们的态度是否应该是':为他骄傲、信任他、托付他、保护他~如此而已
>> 这个故事最美的部分,是五祖其实根本没“教”六祖什么,他所做的,只是认出他、信任他、托付他、保护他,如此而已,即成就了世间最伟大的传承。
大家都有心了,企业才有心,关键是用心才能心想事成,而不是脑想事成
>> 如果企业里所有员工都“想”同一件“事”,那事能不成吗?但是请注意,关键词是“心”,可没人说“脑想事成”。若没有“心”去想,哪有事可“成”?这么说,大家该知道“心”对企业、对人生的重要性了吧。
欢喜做,少一些功利心,也许终于得到的会更多
>> 总而言之,就是无论外在环境是顺是逆,遇到的人是贵人还是“逆行菩萨”,都要打开觉知,带着感受,反求诸己,全然投入地面对发生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做”稳赚不赔。
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 人的执着深到什么程度?不抽离出来认真看,还真不敢相信。基本上,就是颠倒,颠倒到看不见眼前发生的事,只相信自己所认为的事。
去烦恼,领导者要带头,放下我执,看清现实,愿意接受改变
控制觉性,锻炼空性'少想少说多做
>> 练习在看和听时尽可能不想,一想就叫停。和人说话时,只看、只听而不想,由此打开自己的“觉性”,设法进入“空性”。我发现当自己相对处于觉性甚至空性状态时,人际空间会自然扩大,氛围也更加自在。每当这种时候,我常能感知对方的觉性升起,自信心增强,行动力十足,结果往往彼此都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