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兴趣的奥妙何在
课上得令人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差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
兴趣的源泉何在??
认知本身能激发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接近和挖到”是我本性及其英国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兴趣源泉。【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是引发兴趣的源泉】
要是学生亲自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劳动并有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兴趣源泉。【积极的脑力劳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是学生的兴趣源泉之一。】
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隐含兴趣的源泉。【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和领会学生知识点之间的接触点和线索。据这个接触点和线索,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在学生面前揭示出某种新东西,使他们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这也是兴趣的源泉之一。我这里总结为教师的点燃和催化指引是兴趣的源泉之一。】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应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这研究者,探寻者。【教师应当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实现他们这一愿望。在知识的运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跟学生观察植物的根部,体会植物和土壤的关系,植物的根的作用等。此时学生感到知识具有使人高尚起来的力量---很难找到比这种感觉更强烈的刺激来推动求知兴趣了。】纯粹的思维活动,即智力对材料进行综合和系统整理的活动,会带来愉快感。
课外阅读的影响:对于读过许多课外书籍的学生来说,课堂上所学的任何新概念,新现象都装入了他得之于书籍的知识体系中,于是课堂所讲的科学知识便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这种知识被视为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助于弄清楚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26.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我们发现:优秀的教师带动学生对课堂的喜欢,使许多学生卓越的才能得到显露。
还有的学校,各门课程的讲授,仿佛成了教师之间会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而展开的善意竞赛。在这种学校里,智力生活显得朝气蓬勃。这种竞赛是教师集体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一个方面,表现为每个教师都力求激发起学生对自己课程的兴趣,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这样的学校环境,教师的积极创造对教学的深爱,促使学生的天赋显露出来,形成爱好,能力,志向和才干。】
学习的教育作用首先表现为每个学生在科学基础知识的和谐乐队中,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学生喜爱课程,迷恋某一课程,此时的他们充实,精神丰富。】
使学生认为你所教的课程最有趣味,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如渴望幸福一样,渴望在你向他们讲基础知识的这门科学领域里有所创造,你要把这件事看做自己的荣光。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读后的感觉是:教师在课程学习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知识,基础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理想,为未来成为某一领域的人才而努力。】
苏霍姆里斯基以自己的物理教学为例讲解该如何做,从何入手?比如用讲解激发:讲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前沿性知识;阅读图书:通过思维之角的最新科技图书又到青少年超越教学大纲,奔向未知远方的星星之火;问题激发:难事之角的模型,激发学生成为创造者;教学实验演示激发等。【思维是一种艰巨的劳动,这种劳动不轻松,极其复杂,有时使人精疲力竭,但又令人有希望,得到无可比拟的愉快,即认知带来的愉快,以及因意识到我主宰着知识而产生智力自豪感。】这里一定要时刻注意儿童,能引发他们兴趣的一角,就马上带领他去探索求知。
对于课堂上漠不关心的孩子,没有参与到活动的孩子,我们应当怎样呢?
要唤醒漠不关心者的意识。克服智力冷淡的最正确途径就是思维,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换取思维。把人从智力惰性中拯救出来,要是人,终于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感到自己掌握了真理和规律,通过认知使人焕发精神,意味着使思维同人的自尊感荣成于一体。【使学生在某件事情上显示自己的知识,在智力活动中表现自己,表现个人,便能唤醒报冷淡态度的学生,把他们从智利惰性中拯救出来。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小组里获得的知识影响人与人在集体中的关系,即树立个人的自尊感。】
有经验的教师力求使学生对所喜爱的课程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的要求多一二十倍。感到有力量主宰所喜爱课程的知识,是促进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