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么颜回有一辆马车,要么曾子在楚国”这个信念,是不是被子路所具有的一个信念呢?是的。这个信念是不是真的呢?是的。子路获得这个信念的时候,他是不是有一些推理、有一些根据呢?也是真的,这一点也是成立的,因为子路是基于他的回忆,就是他想到了昨天他与颜回—起兜风这件事。
但是,大家是否觉得子路的确知道这一点,即“要么颜回有一辆马车,要么曾子在楚国”呢?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多数人的直觉是否定的,大家还是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子路只是基于运气才得到了这个真信念,但是这个真信念本身却不是知识,因为知识应该要求知识的获取有一定的稳固性。
由此看来,对于知识的定义,我们就不能够诉诸于前面所说的那个模板,就是知识无非就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这个模板是错的,所以我们要有新的模板。
知识成为知识,必须要以一种稳固的方式获取
那么讲到这一步,大家就会说了,盖提尔问题实在是太无聊了。这个例子实际上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无聊,我们再拿扔橡皮的例子来说。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扔橡皮,蒙对了答案是C,这不靠谱,这不是知识,那么在我给出的两个关于子路的案例里面,子路所做的事情和扔橡皮相比较,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我认为两者之间既有不同,也有相同。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子路是给自己一个理由了。在第一个案例里面,子路说我怎么知道老师是要让颜回去不是让我去呢?是因为曾子告诉我的,曾子从来不唬人。你看,他给了自己一个理由。第二个,他怎么就知道要么颜回有辆马车,要么曾子现在就在楚国呢?这是因为他想起来了,昨天颜回的确带着他去兜风了,他是基于记忆,他也给了自己一个理由。